说实话,心心念念等这部片子等了一个月。起因是当时在网易云音乐里看到《半句再见》的MV,觉得天后孙燕姿跨刀演唱的片子一定不错(其实不尽然,像陈奕迅跨刀演唱《大鱼海棠》的MV,结果《大鱼海棠》的质量远远没有我想象的好),再加上对台湾的电影有一种特殊情结,总觉得台湾电影能拍出自然清新的感觉。
当时未上映看MV的时候,我给这部片子的定位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情结”、“异地恋的艰辛与背叛”,但看完之后才发现,爱情其实是剧情想表达的所有情感之中的一个部分而已,我认为这部片子的真正精华在于,一个人,是需要怎样的契机,是如何地去需要契机,来去成长起来。
前半部分并没有剧情的跌宕点,无论是小绿心蕊两个人的相恋还是和和两个热血青年和流氓打架,其实看完整部片子,仔细一想,其实前面的剧情已经埋着一个伏笔,小绿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差等生到能够考上大学,他努力的全部动力就来自于和心蕊的约定,更确切的说,是为了心蕊,但是这也在另一个层面表明了,他所能为心蕊做的事,就仅仅只停留在这个他所能看到的浅显层面,仅仅是读书考大学而已,读完书、考完大学,以后的种种生活规划,他都没有考虑,这,不就恰好是心蕊所说的“观念上的差距”的最初体现吗。
感觉剧情真正明显的起伏点是小绿看到心蕊和学长搭档的魔术公演,小绿的心理终于有了不安全感,他所谓认同的爱情,就是要时时刻刻和她在一起,仅仅是在一起而已,他以为他们可以一辈子在高雄过着他们初中时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当然,他为了能够这样确实付出了许多。但心蕊不是,她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她懂得人不会一辈子停留在原地,所以她会去背单词补英文,她会“想去西雅图看看”,她更会这样要求着小绿。
但是,价值观,真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关键的点,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甚至是血缘关系决定的亲情,所谓异地的艰辛不在于能不能时刻见到,时时刻刻在一起,而在于,不在身边的话,你能不能及时而又准确地判断出你与对方价值观上的差异,并尝试着能不能去平衡。一旦平衡不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手。
然而,心蕊平衡不了,他改变不了小绿,就像他们在放烟火的时候她说的,他们没有“一起成长”,刚刚好是错过了一起成长的机会,但是,已经永远没有办法补救了。是的,小绿虽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他尝过失去爱人、失去母亲的悲痛,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使他由幼稚到成熟的契机,所以,到他离开人世时也只是一个孩子,他不懂得真正的责任与艰辛为何物,他认为自己为了和心蕊两个人单纯意义上的见面而拼死累活地打工,就是自己为了自己的感情“尽了力”,其实,他一直不懂心蕊想要的是什么,他一直不懂自己应该想要的是什么,对于一个孩子,在经历了这一番打击之后,除了选择放弃生命,他还能做得了什么?
就像心蕊所说,虽然这个过程很难受,但人,还是要成长;虽然人一定要成长,但是这个过程,的确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