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人琴音)人总是要向前走的,但人有时需要往回走。前途空洞无聊,起码过去还有些依凭。过去,过去很久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集是零二年面世的,那时候已有特工片这种类型,《007》、《碟中谍》早已成功。珠玉在前,可知创作《谍影》是种冒险,比不过便死了,相同了就俗了。这个行业很像赌博、押宝,你不经意的一个点子、置之死地的一次冒险,可能就活在了别人前头,他人成了垫背的。现在再把《谍影》系列与其他比较,还是觉得《谍影》才配称得上是真正的特工片,其他与它比较,都成了垫背的。
首先,在动作设计方面,它绝对是现今时装动作片打斗形态的开宗立派者,《飓风营救》、《机械师》等动作场面均有其遗风。从这方面讲,已不是其他系列所能与之抗衡的。在《谍影》系列之前,时装动作电影的打斗形态单一无趣,要么靠先进装备打、要么套招打漂亮的特技套路、要么粗莽肌肉大汉互殴,观众早已腻歪了詹姆斯邦德靠各种先进装备与对手对抗、或者《黑客帝国》的武术套路大战。而《谍影》则引领了一种方寸之间辗转腾挪、短兵相接的近身实搏战,随手所抓之物,无论是报纸、毛巾,还是烛台、锅盖,抄起来就可以贴身格斗,且在几招之内干净利落地制服对手。这一其开创性的打斗形态,一直延续到《谍影V》,这种延续的一成不变的风格,恰恰也是该系列的精彩之处。
此外,《谍影》系列的主角杰森·伯恩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失去记忆却拥有超凡的格斗技能,这对主人公和观众来说都是一记重拳。一部谍战特工片,不用刻意让主角显露格斗技能,观众心理上已经认同。而且主角的服装、造型很朴实,一种很接近生活的帅,不像是“演出来的”,这种帅没有夸张和刻意只是自然流露。
一方面,好电影都是在演绎一个好故事。这个系列的一切故事都从一位失忆的落水者开始,伯恩寻找记忆的过程,也是自我救赎的过程,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也是观众的涅槃重生。谍战特工片作为一种类型片,它的基础不是视听炫技或明星派对,而是大众心理。主人公有焦虑有恐慌,观众也是一样,焦虑令人看电影。有焦虑恐慌,便有救赎。由此可以看出该系列在剧作上的创作是高于其他特工系列的,这也应当是大众都接受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结合前三集来看,第五集伯恩为父报仇的动机驱动是比较单薄的,因为很少涉及到主人公自身的恐慌与反省,几乎演变成了一场纯粹的复仇,这也是该片的软肋。再有就是部分段落相对冗长,比如结尾处的追车戏,没必要在炫技上消耗太多时间。
作为叙事电影,故事的核心是要辨析价值观。既然辨析,就不能单一。该系列用三部曲(第四集几乎与伯恩无关)来解决了伯恩的身份之谜并端出了整个幕后后手,从中又牵扯出以中情局为首的政府体系对权力的滥用和以牺牲特工个体来换取政治利益的恶劣行为。这种行为在第五集里面演化为后斯诺登时代更加密不透风的监控,政府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又制定了比绊脚石、黑蔷薇更加险恶的阴谋计划。在这个计划之壳中,又加入了为父报仇的感情元素,最终伯恩与这种势力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算。面对个人自由与系统控制,系列该片就是借着特工的名义在讲国家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相冲突时,作为生命个体的权衡以及和国家政府的博弈。没有对错,一部电影总是要分是非对错,那电影艺术也太肤浅了。所以有冲突是要表达恐慌,而恐慌就需要立起价值观来救赎,救赎的过程就是导演辨析立起的价值观的过程。
皮囊外的表象比真实的内在来的更有魅力、无法阻挡。其实片子最有意义的地方是讨论了当下我们的生活与信息科技的关系。其实早就应该有这种把关怀当下时代发展步伐作为元素的电影了,当下最敏感,最难以碰触,但也最值得思考。看《谍影》第三集,里面特工用的还是翻盖的摩托罗拉,第五集里变成了平板智能,这也反映了我们与科技之间的紧密关系。不到十年的时间,世界有很多惊人的变化,社交网络越来越普遍、媒体资本专权,后斯诺登时代,我们还有没有隐私?我们产生的对电子生活的依赖,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信息时代,到底谁该拥有这些信息?我认为这是影片想要讨论的中心,这也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隐私高度不安全,你还不得不假装安全的时代,该系列十几年前就有所表现,但现在问题好像更严重了,因此他们制作这部新的影片更要确保与现在的时代保持一致。
创作者本身就是观众,在成为一个好导演之前,你一定是一个好观众。好观众的定义就是有自己的审美,这也是好导演的标准。其实活着,成功很容易,但是活着,有自己的审美,这就特别难。动作片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由技术上升到审美的阶段,所以现在很多片子的不足不是技术上的不足而是审美的不足。而《谍影》系列之所以特别,也是因为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有其独特审美情趣。
拍摄这种商业高概念电影是很体现导演功力的。在摄影风格与视觉风格上系列该片都是纪录片式的风格,手持摄影让画面晃动,这样观众看起来就会感觉非常真实、自然。除此,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始终在格斗时的晃动之中将镜头保持在观众齐肩高的视角,平民视角和跟拍镜头赋予了影片极佳的代入感,多机位同时拍摄,再进行高速交叉剪辑,使动作形态速度感惊人,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压力,有种头晕眼花的感觉。声音部分,音乐与画面巧妙结合,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音效震撼,声声钻心。就算在影院里闭上眼睛仅听声音,也很刺激,就像听定时炸弹倒数计时器的读秒声,有种催命的感觉。一个强有力的故事加上真实压迫的画面再配上很有个性的声音,真的是会醉的。但也正是这种把令人目不转睛的动作场景透过多重视角不停扩展成一个又一个的情绪高峰,接着用之间的过场把大段的时间带过,加速步调,再加上促进内部节奏加快的音乐与音效,成就了《谍影》系列独特的视听风格。
电影是建立在共识基础上的媒体,但它又是一种自我表达的形式。从以上剧作、视听上的分析可知,《谍影》系列已是大师级作品,欣赏这样不平庸的作品是观众之幸。世上有很多拍艺术电影的导演,他们以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存在着,他么大多很难去拍商业片、很难被商业化,比如保罗·安德森、奥里维拉、贾樟柯、娄烨等等。因为他们自己的艺术风格很独特,大制作的商业高概念会稀释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所以陆川拍了《王的盛宴》、《九层妖塔》这样的商业作品,大家就骂他浮躁了,因为大家看不到《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的影子了。但保罗·格林格拉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就是如何将自己的风格带进高概念电影而且还不损害其商业价值。所以就此而言,《谍影》系列是一个标杆,是一个集大成之作!但并不意味着该系列没有缺点。
就新出的第五集而言,上文提到了追车段落冗长,其实除冗长外,观众乏味的主要原因是单纯的追车炫技,而对故事情节的推进没有丝毫作用,所以观众看的会很累,反思一下,就是拍追车打斗段落一定要推进故事发展,所以最好不要放到影片最后段落,那样观众会睡着的。庆幸这是部不完美的电影,完美是不人性的。
这个系列无须谈商业指标,它从第一集就开始卖钱了,而且它的创意贡献远高于其票房收入。现在大家一谈主流电影,总会不自觉地谈卖了多少钱,急功近利的年代,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关注自身内心真正需要汲取的东西。意识里导演应是艺术家,而一个艺术家是不应该为资本家操心的。那些总是喊着自己片子卖多少钱的导演,还不是真正的导演,只是个商人。
说到卖钱,突然觉得看系列第五集3D版本的观众被坑了,对,我们都被坑了,因为3D是中国“特供”。3D摄影机拍摄的普通片子在拍摄时不会给3D镜头留下什么表现空间,但如果碰上镜头视角快速切换的动作戏,特别是手持摄影摇晃的画面,观众就会恶心、眩晕,恰巧《谍影V》是这种类型。3D放映设备会因偏振片和滤光镜片对电影画面质量产生极大消耗,转制一部在制作中没有3D目的的电影对视觉影响更大。另外,除杜比外,普通放映厅都使用氙灯,由于影院要延长氙灯使用寿命、节省成本,就会调低氙灯亮度,所以3D电影放映普遍偏暗。所以这两方面的缺陷使本就不舒服的观影变得更加煎熬。
看3D《谍影V》需要时不时的闭会儿眼睛来缓解眩晕感,观影过程可想而知。既然转制3D如此不好,为什么还会出现3D“特供”的现象呢?因为按照现行票价指导政策,一部3D影片的票房会比普通2D高半截。而转制成本与制后票房增长又差距较大,一本万利,所以好多有点商业因素的电影都会转制。“终于能看一部2D大片了!”好像这句话离我们的时代越来越远了。新事物的缺陷往往是时代进步的动力,谁也无法猜透时代的终极,所以谁都没有评判权,好坏是无法评判的。大众娱乐时代的一个特征就是,宣传代替了理论、套路代替了真诚。一个不讲理的世道,多希望可以多读到些理论。最近读一些影评集,读到一句话:“一流的侦探片都是不结案的。”突然想到,一流的恐怖片是不是不吓人?一流的动作片是不是都不打?那一流的文章也不需要结尾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