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初)下午写在本子上的,一旦动笔我就能无比啰嗦写得无比繁琐。。。。算不上影评,只是由这部电影延伸下来的想法,自娱自乐吧~在我的印象里,我只看过两次电影。第一次是初一的时候,和同学看《七十二家租客》,什么也没记住,仅仅是为了看场电影而买了它的票。当时那张电影票是35元,对我来说无异于一笔巨款,这笔巨款却用来看一部我完全没兴趣的片子,实在令人沮丧且讨厌。我不明白什么叫情怀,什么叫气氛,什么叫支持某个演员,什么叫支持正版盗版可耻,我只知道,家里并没有多少存款,生活不易,出门坐在电影院里花几十块钱去看与在家里看能有多大区别?而那次,大家说一同出去玩,若只有我这个不行那个不愿,实在让人失去兴致。那时候,我很害怕别人约我,因为我并不舍得在很多东西上花钱,比如七块一杯的奶茶,比如比超市贵很多的肯德基可乐。
大概是从那时起,我一直有点抗拒看电影。后来我也不知道原来还有9.9和19.9的电影票。家庭条件不如以前那样拮据——或者说,是我自己慢慢对我家的情况转变了态度,其实不困难,也不必想尽办法省钱,只是总觉得不够用。直到现在,我也觉得花40块去看电影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但现在难得有人约我出门(…..),堡镇又着实没什么可逛,于是就打算吃完饭坐等看电影,本来犹疑但转念一想难得看一次,就决定下来。
从没去过堡镇的电影院,放映厅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之前看的地方,是很大一个厅,一排一排坐很多人,而这次是一个小厅,人不多,一共就十排左右的人,都坐满了,让我陡然生出一种走进vip厢的错觉。
电影正要开始。
13年我高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热卖,当时我几度想下一单,但当我终于等到图书活动,已经不想再看。我知道里面的故事,可能是文艺又伤痛的,这个文艺自然不是“仰望天空”的那种稚嫩的文艺,而是粗糙的、生活的、带着热血或汗味的文艺,作者会用一些奇怪的、生活里没人用的名字或者绰号,情节可能令人亲切熟悉,尤其北漂或沪上之类,结尾定令人唏嘘。我后来觉得,我并不想看那样的故事了,它们不能感动我,更不能让我有共鸣。
但当我坐在电影院的位子上,还是觉得很神奇,像和一位久未谋面的故人相见。这部影片讲的是三个人的爱情,确实很文艺,当“幺鸡”这个名字出来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瑟缩了一下;当那段很经典的话被念出来的时候,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轻声对朋友吐槽人物的逻辑问题;又觉得荔枝作为警察实在好闲。我认为我离场时必定一脸冷漠,慨叹40块还不如买一支润唇膏。
我忘了是哪个地方突然碰到了我的泪点,非常奇怪,应该是很平常的事。可能是猪头借钱,说“我只是想给燕子一个家”(然而此刻我知道他们必定分手…)。另外一大泪点就是茅十八的“荔枝,我爱你”,调皮又轻快,干净得没有一点杂质。我也喜欢后来陈末在那个小地方(忘记了…)做广播主持的“找羊”片段,带着温暖的烟火气,让人禁不住微笑。
结束的时候,那段“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又被读起,我却没有再抖一下。我想,作为一部走文艺调子的电影,它至少有打动我的地方,且并没有无聊到让人昏昏欲睡,那么就是值得花时间去看的。它的缺点固然也不少,逻辑问题——但在“他们”的世界里,这可能是正常的想法,“我们”也不该全然以我们的世界评判他们;太强调“文艺”,无论是景色(景色是真的美)的大量运用还是旁白的“反复”出现(忘了是不是反复了,只记得出现过几次);广告植入明显——其实我倒并没有注意到…真的…
回家后看影评,惊讶于它连及格分都没拿到,看了几篇排在前面的长评,实在不知道这种纯粹吐槽的、将一部电影骂得一无是处(骂当然可以,但是否可以客观一些?)的“影评”是如何能得到那么多的“有用”的。短评更是不堪入目,几乎都是负面情绪的发泄。我们对电影的审判标准好像越来越高,其实“国产”的电影并非没有进步,那么真的是“我们”的“标准”越来越高吗?还是仅仅是已经习惯了对它们的吐槽,或者谩骂,或者“国外的电影就是都比我们好”?有人说电影虚假做作,有人骂广告植入太明显,有人骂演员僵硬演技差,有人骂故事内容(有内容好像都已经成为一种赞美)无逻辑无灵魂,但当你决定好好看一部电影而不是抱着吐槽的心态进来的时候,你真的可以发现这么多问题吗?你真的一点都无法忍受这样那样的问题吗?
我一直认为,对于一位导演(或者作者)来说,讲好一个故事就够了,不必对其中想表达的道理讲得太透;而对于一位观看者,看明白一个故事就可以了,你能从其中得到的东西可有可无,至少,你看到了故事里别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