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箬葵)电影《驴得水》以1942年为背景,讲述的是四个山村知识分子为了应对教育局特派员的检查,而临时找到铜匠冒充吃空饷根本就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或者说就是那头驴,以及引发的用一个谎言来弥补另一个谎言的荒诞且充满戏剧性的黑色幽默。
特派员——腐败官员缩影
在我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里,1942是抗日战争的第六年,正是中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当局为国民政府。剧中的特派员,若抛开个人意识形态只谈历史,他暗示的正是国民党后期的腐败。剧中一直提倡的教育实验,对应1934-1949中华国民政府在第二首都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横跨八年抗战(后因内战失败而暂停)。特派员不懂装懂,被铜匠假扮的“吕得水”老师成功蒙骗。慈善捐款十万,层层扒皮到乡村小学就只剩下三万。关于这个人物,无非就是贪污腐败无才无德不是东西这样的设定。
但是让人难过的是,在你我身边,又有多少这样无才无德的人成功上位?历史总是一个轮回,总是惊人得相似。
三个男老师——软弱无能的知识分子
影片将这三个男老师放在了被批判、被嘲讽的位置上,他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传播者,新观念、新知识的启蒙者,却披着“扎根农村基层教育”的外衣,后为了补贴闹得头破血流且六亲不认。自私麻木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特点。19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国民党当局的管控下,这一批知识分子对于世界、对于中国的未来没有丝毫概念,心里想的,只有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为了这一点利益,杀人放火下跪求饶不在话下。
孙校长,自诩为农村教育者,却为了利益阻止大家承认错误;为了利益带头找铜匠假扮吕得水;为了利益默许张一曼“睡服”铜匠,只为了拍一张照片;为了利益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铜匠;为了利益剪断张一曼的头发,直接导致张一曼发疯。一开始对特派员点头哈腰到最后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这时候,知识分子的风骨呢?
裴魁山则是一个本性自私自利,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双重标准衡量一切的角色。剧中与他有交集的主要是张一曼。张一曼只要性福不要束缚,并且明确拒绝了裴魁山。此时的裴魁山仍然以一种“救赎者”的身份“爱着”张一曼——看吧,我都没有嫌弃你,你又凭什么拒绝我?(直男癌晚期)。而张一曼与铜匠的春风一度,则成了压弯裴魁山的最后一根稻草。后半部分他的本性渐渐显露,铜匠婆娘找上门来,裴魁山带头将张一曼推出去,这是一种典型的“得不到就要毁了你”的心理。当被剪了头发的张一曼出现在他面前,他并没有怜惜,而是一副见鬼的样子,更甚直言张一曼已疯。这样的爱,自私又凉薄,不正是那个年代背景下特有的爱情本色吗?
铁男,从一开始天不怕地不怕仗义的刺头青年,到最后眼睁睁看着张一曼险被侮辱而袖手旁观;从一开始质疑铜匠没有文化是否能顺利假扮吕得水,到最后与铜匠一起跪倒在特派员脚下大喊饶命;从一开始只能用小玩意哄得孙佳开心暗恋着她,到最后无动于衷看心上人嫁给铜匠;他当初大呼:“他就是个牲口!你在怎么看得起他,把他当人看,也只是牲口!”,很好,这样委曲求全骨气尽失的你,就比畜生高贵多少吗?
这三个人物,映射的是40年代知识分子的三观崩坏,国民党当局对于教育的把控已经严重偏离航线。古为今用,可能说到这里,就会有人说,你看,他们三个的做法才是最妥当,只有他们守住了学校,守住了饭碗,可见做人见风使舵、圆滑世故一点都没错。反观孙佳,天真的就像个孩子,一点也不会为其他人考虑,只一心想着要举报,一点都没有大局意识!
可是做人不能只看人脸色,而无自己骨气吧!在我看来,这三人的结局,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讽刺——继续浑浑噩噩的知识分子!
张一曼——迷茫的知识分子
在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围城》里、在鲁迅先生的《伤逝》里,这样迷茫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张一曼追求自由,享受性,却不想接受由性带来的束缚。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民族前途不明、民生凋敝、国共两党矛盾越来越深,有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意识里忧国忧民,但是却没有救国之道,张一曼就是代表。所以她来了大西北这个自由自在不被束缚管教的“天堂”,在这里,她依旧一身旗袍,漫步在山花丛中。这一类知识分子有着自由且浪漫的情节,也有一定的底线。所以当她再遇到铜匠,为了不出卖铜匠而坚决闭嘴不谈;而后被迫以大局为重时,勇敢站出来自己承担;伤害了铜匠,悄悄说一句对不起;被迫剪了头发,她只是静静地坐着承受着一切;在铜匠的婚礼上,已经有些疯癫的她,捧着自己采集回来的花,即使是被慌乱的人群推倒在地,她还是努力地护住自己的花——我认为那不仅仅是花,更是她最后的一点希望。当她的希望一次次被摧毁,设想的生活一次次被打乱的时候,连这一点希望破灭后,饮弹自尽以求解脱。
不明白,为什么每一次需要被牺牲的时候,被送上绞刑架的永远是女人。难道,女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铜匠——历史的投机者
投机者是历史,尤其是乱世的产物。铜匠瞅准时机,在学校第二次需要吕得水出现的时候,他再次成功假扮吕得水,并耀武扬威要求学校老师们侮辱谩骂伤害了他的张一曼,是导致张一曼疯癫的罪魁祸首。慈善家到了乡村学校,他假扮死尸,一听说可以去美国,便马上“诈尸”,甚至最后差点娶到孙佳,并获得一万美金的贺礼——何其荒诞,又何其真实!
他心里十分清楚,若是再次回到以前的生活环境,便再无机会看书,更再无机会摆脱那个幸福指数为负数的家庭。所以他很聪明,投机倒把的一把好手。
孙佳——时代的觉醒者
孙佳,以及活在大家口中的她的大哥,都是那个时代的觉醒者,延安则是这些觉醒者的摇篮。她说过:“如果过去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糟”,暗示的也是影片最后留下的三个男老师最终的结局。一个时代,总是要有那些先觉的人,以至于历史不要太黑暗。而这些先觉者,又有一个共同的代名词——幼稚。多么可笑。
总体来说,无法否认剧本的完整性,但是视听语言的羸弱导致剧本的很多优点无法呈现,整个人物服饰与乡村学校的背景格格不入——这也许是荒诞的一种表现——这就又回到了舞台剧。将人物性格中某一点浓墨重彩,却没有统观人物整体性格,贴标签的创作方式造成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够完整。人物成了作者吐槽的工具,满屏幕都写着——我是愤青。
但是,就电影立意和延伸空间来说,已经完胜了当下很多电影。借古讽今,赤裸裸一出官场、知识分子现形记。最后张一曼的饮弹自尽,更是有一些讴歌女性独立自由的意思在。电影的最后一幕,那些在山坡上滚落而下的彩色小球,代表的是孙佳朦胧青涩情感的结束,更代表了奔赴延安,预见中国光明的未来!
这部电影,我给四星。三星半给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