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门徒)李安成为现象级导演,是在十六年前《卧虎藏龙》为国争光后。虽然在这之前的李安,手握《喜宴》、《推手》、《饮食男女》,已然是华语电影圈中最好的导演之一。但有了小金人,就可以把“之一”去掉了。登顶之后的李安,成了An Lee,人人都想来一颗。以至于接踵而来的《断背山》、《色戒》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东方独有的细腻情感以及李安独有的哲学视角,让电影以及电影中的演员在舆论中飘摇,却愈发坐实了他无法撼动的业界地位。
这当然是李安之所以率先使用120帧拍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的一个必要条件,话语权意味着你可以有任性的权利,比如敢把范冰冰套在一个圆圈里拍,也只有冯小刚。关于120帧的讨论,超出了影评的范畴,技术性炫耀也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成了烂大街的地摊货。有些体验,如玄学,佛曰不可说,那就是不可说。卓别林黑白默片的年代,人物在银幕上走路也像跳舞,他们无法体验IMAX“进入电影”的那一套说辞,你嘴唇磨薄了他们也感受不了。
120帧电影差不多也是这么一回事,北京上海两家有能力放映的电影院哪怕全天24小时播放,可以有幸身临其境的观众转身成了牛逼哄哄的120帧意见领袖,而剩下的大多数也只能在口沫横飞中“望梅止渴”。《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中林恩对着橄榄球队老板诺曼说,甭看你说的天花乱坠,但你不入战场,你根本无法真正体会战争。120帧的电影,目前来说,是我们遥不可及的战壕,想入而不可得,全凭意淫。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李安的电影从来都和技术无关。《少年派》的3D画面美轮美奂,一叶扁舟静悬在如空的星海,令观者屏气,可真正触痛人心的是在双线故事下那个拷问灵魂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的市场营销虽从120帧、4K拍摄发端,但放映机投射出的都是同一个故事,你的眼也许会有体验差,但你的心不会。《比利林恩》是个小故事,小到全篇在球场里就可以全部完成。年少的比利林恩因为姐姐意外受伤,婚事告吹,而对前姐夫大打出手,作为无罪的交换条件,他被迫成为伊拉克战场上的亲历者。然而他很快就成了杀戮者,也因此毫无防备地成了英雄。
于是他和他所在的B班,成了政治正确下的舞台道具,机械且放纵地在全美各地的巡游舞台上接受欢呼和赞美,这被他们称之为“中场休息”。他结识了制片人、结识了球队老板、结识了那个怦然心动的姑娘,他看到了忽悠、看到了欺骗、看到了一晃而过的爱情。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终将结束,绚烂的烟花散去,迎接他的依旧是硝烟。这一幕像极了漫威的《美国队长》,那个曾经瘦小的男孩在一夜之间成了肌肉英雄,裹在紧身衣里被人打扮成了小丑。只不过《比利林恩》更为现实,血肉之躯在漫天飞舞的彩条雨中,本该享受青春的林恩才来得及回味战争带来的恐惧。
我们透过林恩透彻湛蓝恨不得攥在手里的眼眸,看到了一个邻家男孩对于曾经的思考、对于现状的无奈,以及未来的迷茫。我们也通过李安之手,在远离战场的繁华之所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没有战争的反战电影,在《美国狙击手》之后,李安以一个东方人的思维借由原小说的文本张力,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话题。
但是这个话题,却在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成了争议。
《比利林恩》上映之后,李安在美国得到的仅是烂番茄新鲜指数36%的恶评,4.3分的一个成绩令人大跌眼镜。有人批评120帧的噱头,让李安从艺术滑向技术流,一时间失望之情弥漫,令人看衰这部“小格局”的李安作品。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人似乎更加接纳这部暌违已久的李安作品,几乎是美国评分两倍的8.5分,佐证了《比利林恩》的如潮好评。尽管有人说前半部分的叙述太过冷静让人难以进入,但还是挡不住一大批宣称“从头哭到尾”的失控粉丝。
这种欣赏差异,并非李安造成的。习惯了黄飞鸿民族英雄式的武侠片,《卧虎藏龙》至今看不懂的中国观众还是大有人在,但美国人却很欣赏李慕白和玉娇龙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
李安之后张艺谋的《英雄》却又有了截然相反的境遇,熟悉中国历史和皇帝那一套办事方法的我们,实在看不惯在大红大紫的庙堂之上突兀的侠客行。有趣的是,美国人意外满足于国师这套从陕北黄土地历练出来的色彩体系,得到额外体验的西方人对《英雄》的态度是积极的,要不是已经有了青冥宝剑的朱玉在前,无名手中的那把剑未尝不能斩获那个魂牵梦绕的金人。这种“墙内种花墙外香”的案例并非孤案。
口碑悬殊最为割裂的,当属去年在国内大火的《魔兽》。每一个童年、青年以及中年回忆中都拥有魔兽世界画面的中国观众像中了邪一般挤进电影院,“人人都欠暴雪一张电影票”给了他们为这部电影买单的所有理由。但是美国人却集体对这部中国网友迷到不要不要的《魔兽》说“不要”,所谓情怀在电子游戏盛行的美国一文不值,毕竟对于看着xbox长大的西方人来说,他们的童年的娱乐方式太多太多。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带来的差异,是《比利林恩》面对中美两国市场最大的问题。美国人对于战争的直接接触,从二战、越战一直绵延到海湾战争,以及时至今日的ISIS;但中国人,说实话,除了从祖辈口中听取些抗战的记忆碎片,更多时候都只能在手撕鬼子的画面前瞠目结舌。
我们可以置身事外,异常冷静的对于战争进行无情的批判,作为地球上最爱好和平民族的我们反战反得最为彻底,也最无力。但是《比利林恩》反战的耳光,不光扇在以诺曼为首的政客资本家脸上,也毫不留情的给每一个普通民众的脸上留下指印。这种虚伪的歌颂,由电影中缩水成5500美元的预算支票所揭穿,得不到有时候比得到一点要好,是比利林恩心中的尊严;这种虚伪的赞美,由电影中场地工人的冷嘲热讽和随后而来的群架所揭穿,流血的军人甚至用牺牲都换不回美国底层工人真正的尊重;这种虚伪的爱情,又电影中纯情且热辣的拉拉队美少女所揭穿,比利林恩在这场一见钟情中,不幸成为了被贴上“英雄”标签,女孩爱的是这个高大上的符号。当比利林恩犹豫为爱选择逃离的那一瞬,女孩措手不及的态度,立刻让这个男孩明白了所有的“骗局”。
所有和战争无关的人,左右着这场战争。想明白这一点的比利林恩再一次被推向未知的前程。小说的最后一行写到,“比利躺在椅子上,闭上眼,试着什么都不再去想。”但观众却在落幕后停不下想象和思考。这才是李安真正的凌驾于他人的最大魅力,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