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海啸奇迹》并不是由天朝或米国来拍摄制作。因为如果是天朝来拍,不管是什么灾难一定是要先大赞裆和ZF的正确领导。如果是米国来拍肯定是一家之主最后小宇宙大爆发拯救全家人的俗套故事。
虽然从制作成本上来看《海啸奇迹》绝对属于A级大制作,但其制作公司却是西班牙并不非常知名的电影公司,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海啸奇迹》没有落入窠臼,而是很客观的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地道的灾难片。在这部电影里,你看不到各种“悲天悯人”的政客,你也看不到犹如天神附体的救护人员,你能看到的只是普通人在面临灾难时的本能反应。
看完《海啸奇迹》,可以发现整部电影中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简单和真实。整个故事很简单,出场人物也不多,而且始终围绕着一家人来开展,没有任何多余无用的细节。观众的注意力始终都聚集在这一家人身上。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保证了影片的真实感。尤其是尖叫女王娜奥米·瓦茨极具“痛感”的表演让人很揪心,不过也正是娜奥米·瓦茨相对出色的表演彻底的抢走了伊万 迈克格雷格的风头,让整部电影前后两部分有些失衡。由于娜奥米·瓦茨和伊万 迈克格雷格的戏很雷同,使得观众再看后半段时有些疲劳。再加上伊万 迈克格雷格的部分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多,就让伊万 迈克格雷格在电影里有些尴尬,甚至沦为陪衬。准确的说,整部电影后半段观众的注意力已经不是伊万 迈克格雷格,而是这一家人到底如何团聚。
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那种真实感,每当娜奥米·瓦茨处理伤口的时候观众都能感受到来自主人公内心那种钻心的痛。就像三池崇史以前的一个电视电影《鬼妓回忆录》一样,电影本身并不恐怖,但就是有一种让你看着很难受的感觉。《海啸奇迹》虽然不是3D片,但却凭着这种真实的痛感也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比较有趣的是,《海啸奇迹》的戏眼并不是两位大明星,而是电影中的大儿子,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在灾难中有明显成长痕迹的人物。大儿子由灾难前的孤僻冷淡、自私自利到灾难后的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可以说,大儿子的成长才是《海啸奇迹》最主要的一条线索。
其实在看《海啸奇迹》的时候,我满脑子里都是李连杰在印尼遭遇海啸的场景。当时报道李连杰失踪的新闻也让国人意识到在灾难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即使他是李连杰。我很好奇一个在电影里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一个有着充分的话语权、在天朝基本可以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面对灾难时究竟他当时想的是什么呢?虽然我们无法准确的了解到李连杰当时的思想状况,但是自从这次灾难后,他开始热衷公益,更创办了壹基金,变得更加乐善好施,而且对生死也有了新的感悟。相信他也是通过那次遭遇才认识到人类在灾难面前是多么的无助,才滋长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吧,这和《海啸奇迹》里大儿子的成长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绝不是说李连杰在面对海啸以前是个孤僻冷淡、自私自利的人)
值得玩味的是,正是李连杰的不幸遭遇,才促成他创办壹基金的想法,这对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反而成为一种幸运。有时候,灾难也可以让人成长。虽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是人类却是有着爱恨情仇的情感动物,这也应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事。
PS:如果《海啸奇迹》在中国票房大爆的话,说不定有人就会把李连杰遭遇海啸的故事搬上荧幕呢。可惜,片子引进太晚档期又很尴尬,估计《海啸奇迹》在中国影市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