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虽取名为《斯大林格勒》,但与那场旷世著名的惨烈战役相比,其实只取其作为了故事背景,并没有太多展现苏德双方集团军级别大规模对战的战术战略场景,而将主视角落在了伏尔加河畔一栋楼里,战斗场面也多以近身肉搏的巷战为主,于是这部战争历史片就更多走向了文艺片的路线。对于抱着想看宏大战争史诗的军事迷观众,本片的格局显得稍微小了些,观影体验上也许会觉得看得不太过瘾。以我个人的感受,本片拍得其实更像是一本书,娓娓道来讲完了整个故事,过程中充满了压抑与厚重的情感堆积,而把一切所要表达的东西,都留给了观众看完之后的回想与反思之中……
荣誉——荣誉感极强的德军大尉几乎是一名优秀军人的典范:英勇果敢,无所畏惧,永远冲在最前线。他眼中的战争更像是一场勇气与能力的竞技比赛,他要赢,更要赢得漂亮,赢得光彩,赢得让对手心服口服。他口中的俄国军人“毫无荣誉感,只会打黑枪,为复仇而打仗。你们这些人,根本不配与我作战!”其实俄军这边的大尉,与他持有的价值观恰好不谋而合。俄军大尉反对狙击手在非战斗时间射杀正在打水毫无防备的德军士兵,也曾意识到女主角的存在会让手下士兵情绪上感性压倒理性,而试图劝她离开。
复仇——实际呢,俄军大尉在目睹德军残忍烧死无辜平民后,愤然下令冒死进攻。而德军大尉一向瞧不起俄军的为复仇而战,在自己在乎的女人被射杀后,毅然把最后的进攻也演化成了一场私人恩怨的复仇。手握一个坦克营的巨大武器优势,本可直接把那栋楼夷为平地,但他还是选择了炮击后的突击进攻,自己冲进房间像个疯子一样四处找俄军大尉想完成剑客式的对决。在战术战略上,理性的运用,可以更接近于以最小代价获取胜利。但,战争,能让所有置身其中的人,失去理性,丧失原则。
使命——为什么而参军?答案不尽相同:有的为了争取荣誉,有的为了给逝去的亲人复仇,还有的可能就是被胁迫而来……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战场只为了做同一件事——杀人——杀对面的敌人,有时也需要杀自己人,甚至还可能去杀那些完全无辜的人。
生存——无辜的平民是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无可抗拒地被卷入其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活下去,成为了最卑微也是唯一仅存的信念。
牺牲——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一旦从军投身战场,就意味着要贡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来完成命令的执行。与平民不同,生存,对于军人来说,是一件随时可以失去的东西。
战争——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伏尔加河畔的一栋楼,苏德两军为争夺它都留下了无数具尸体,最终,谁也没能获得这栋楼。
引用片中一句台词作结尾——感谢我们的父辈们,让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