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弓二水)不要用父权人权等上层建筑的词汇来和与我争辩。那些词语很华丽与美好,可是却要因地制宜的做出改变呀。
其实印度的某些方面,和中国还是蛮像的。我是生长于南方小城的孩子,我们那没有那么发达,或说是落后,所以旧的思想与观念还是保存着。虽说现在生儿生女都一样了,可扎根于小城人心中的儿子才是传后人的观念成为了心照不宣的秘密。《摔跤吧,爸爸》里父亲对于儿子的执念,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然而在迎来四个女儿后,默默的收掉了奖牌。假如不是发现女儿的摔跤天赋,父亲也只能把自己这套摔跤封藏箱低。
中途插播一句,电影对于印度体育官僚不作为,得过且过的批判,没有半点粉饰太平也是一个亮点。想必热血沸腾的观众也是看到了某些影子吧。
对于女孩子的教育,我是支持父亲的做法的。父亲深知印度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所以当发现女儿的天赋时,拼尽全力让她学习摔跤。有的人说,凭什么就要是摔跤呀?可是除了摔跤外,父亲还能教会女儿什么呢。在本就选择不多的印度社会里,大多数女性只可以带着高额的嫁妆嫁到夫家去伺候一家大小到老死。所以,我至今对那个出嫁的吉塔的同学台词印象深刻,你们羡慕我,可是我却希望有个和你们一样的爸爸。这件事同时也是吉塔和巴比塔两人思想的拐点,这个事情后,姐妹两人真正接受了摔跤并且爱上了摔跤。
对于强加这一说法,我不太认同。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姑娘们没有对摔跤有一丝的喜欢的话,也不会有后来对于摔跤的热爱,对胜利的喜悦并且坚持着把这当成一份事业。我认为,人天生都有一份惰性,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在富裕或发达国家,这或许就是一个表达自我的励志故事,而在落后的国家,除了自我更多的还有一份责任,不然哪来的那么多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人王进喜。
最后说一下,多次提到的金牌渴望。谁不希望拿金牌,重在参与含有多少的苦涩成分只有自己知道。越绝境的地步越需要信念,越落后的国家越需要信仰。吉塔最后的金牌胜利是背负了印度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印度妇女的地位和印度女性的未来。我恰恰认为这是为女性权利做出的斗争,为了自我做出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