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孤陋寡人 )进影院之前,《变5》的如潮恶评已经有所耳闻;不过作为一部商业片,我并未对贝导能在影片主题深度和剧情张力上能有所建树抱太大期望。作为儿时记忆中的动画片,题材也就限制了发挥空间,能有规模宏大的特效场面,足以对得起那一张电影票。事实证明,贝导的才华远不至此,甚至影片远超我的预期。不论是在影片主题、还是影片线索推进,无不口人心弦,亮点无数。网上不乏大量键盘侠的狭隘论断和口诛笔伐,而这篇影评却要让键盘侠们失望了,因为《变5》确实是难得的佳作。
影片一开始,就将时间定格在公元484年。在此之前先与大家重温这段烈火烹油的英格兰历史:自从公元1世纪开始,不列颠诸岛便处于不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之下。事实上在公元484年,也就是影片中亚瑟王及其十二圆桌骑士出场时,罗马帝国已经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而西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已经灭亡,影片所处的历史片段,苟延残喘的西罗马帝国早已无暇顾及英伦三岛,因此来自日耳曼的北方蛮族“盎格鲁-撒克逊”人乘虚而入。在国家的危难时刻,亚瑟王和十二圆桌骑士奋起抗击,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十二圆桌骑士的将领兰斯洛特功不可没,扑克牌中草花J的形象就是他。至于魔法师梅林,甚至亚瑟王本身,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至今尚无定论。而亚瑟王斩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石之剑,更是后人对亚瑟王加以神话后的终极武器,是否存在已无从考证
10分钟的历史镜头交代了故事的部分起因,便迅速切换到1600年之后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将男女主角分别看做亚瑟王和梅林的现代化身,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终于由梅林的传人--女主角薇薇安拔出权杖,拯救了地球。因此影片的剧情映射了公元484年亚瑟王拔出石之剑抗击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一幕,首尾呼应。而且贝导在《变5》中,缩小了人类与变形金刚在战斗力方面的差距,俨然人类已经成了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再是炮灰和看客。
但是特效也好,气势恢宏的史诗再现也好,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应该有二:其一是本片尝试探索的终极哲学问题:谁创造了我们?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其二是英国一贯高傲的贵族身份,从而导致脱欧,这也再次映射了古罗马帝国治下的欧洲最终走向分裂的历史事实。帝国的分裂导致欧洲再无统一,直到现在,这难道是宿命?
先说哲学问题:从异形第五部《普罗米修斯》开始,雷老爷子就在尝试探索这个哲学问题,此次在《变5》中再次被提及:擎天柱前往赛博坦星球探寻变形金刚的起源。可惜影片已经上升到这个高度,贝导却没有继续深挖和升华这个宏大的思想主题,而是向剧情需要和影片场面特效做了妥协。这个可以理解,毕竟作为一部商业片,花费过多的篇幅去阐述深奥的哲学思想很难符合大众口味。不过我真心希望贝导能在《变6》中继续发掘和深化这个主题思想,将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带到全新的思想高度。
再说宿命:欧洲自古以来就有宿命论,这绝不是偶然。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均是宿命论者,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以及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三部悲剧主要内容不再赘述),无不在向人们讲述一个思想:宿命早已天定,人力是无法改变的 。欧洲历史上先后经历了马其顿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古罗马帝国的分分合合,最终的统一都以失败告终,即便二十多年前的欧共体和现在的欧盟,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古有亚瑟王率领十二圆桌骑士抗击衰微的西罗马帝国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今有高傲的不列颠公投脱欧,不都印证了欧洲终将分裂的宿命么?长期以来,英伦三岛远离欧洲大陆,不列颠人从来就不认同自己是欧洲人;加上英伦贵族一贯的高傲,以及老牌帝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无不让大不列颠人民在身份认同上就形成了自己有别于欧洲人的传统意识。
似乎这是美国人在通过《变5》映射些什么,亦或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许只有贝导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