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影评 > 《暴雪将至》怎么样

(文/AsuraHu )我喜欢这部片。观影之前没有做任何预设,很坦然地跟着故事地展开走。前一个半小时我真的以为是民间侦探向的犯罪片,品着品着突然觉得不对——应该有的主角光芒渐弱,受限于阶级视野,偏执加深,屡次失态;以为只是作为背景年代感的环境塑造,越来越重,在结尾连着升华,最终情绪的落点在于怅然,和不忍心。
 
整部作品搭建了一个标准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被困温饱的下岗工人,在时代的车轮下惊惶,互相伤害;需求情感的歌厅舞女,出于爱的幻觉露出满足的笑容,又因为幻觉的破灭选择自毁;功德圆满的老局长,念叨不如归去,却永不能成行;寻求认同感的“神探”,最终被剩下了,成为多余的“余”(这样的开篇,看的时候觉得只是普通的倒叙。回味起来,倒是更添苦涩)。
 
小人物于体制中寻求容身之处的“梦想”,在时代坍塌的巨响里哑然。
 
不需要有相同的经历,年代本身构造了共同回忆的落点,人物的性格和选择make sense,很容易找到能够代入的情绪点,也很容易在全戏压抑的雨景、冷硬的工厂环境,和角色们的狼狈中,为这一场“命运弄人”买账。
 
一半多都是雨戏,氛围全是跟着人物命运在变化的。被称作“神探”的保卫科科长,顺遂时也是满腔斗志,表彰大会上张口就是正能量的起誓,喝着小酒乐为“鸡头”,只愿实现自我价值进入体制,得到认可。
 
第一场雪,就在这之后来了。他的热络遭致体制内的屡次打击,舒适而安全的现状,在大时代变革中粉碎。落差感之下,“破案”好像变成了唯一的寄托,他指望破案来证实自己的价值,指望破案来重获权力者的赏识,在一次次的打击下失去得越来越多,到最后,破案甚至变成了一个复仇的象征,一个一无所有者的寄托。
 
无论是光荣,还是牢狱;短暂的幸福,还是长久的悔恨。这个人物的“底子”,是无法稀释的自卑。
 
段奕宏的表演很有说服力,白发苍苍的开头和结尾是唯唯诺诺的,站在表彰大会上春风得意和在酒馆与小团队里的人吹逼时是意气风发的,在案件的不同阶段,更是有一个从冷静剖析到逐渐慌乱最终崩溃的过程。
 
印象最深的是他穿着略显上身臃肿的廉价皮衣,一到关键处(见警察、见燕子),就不自然地扯拉下沿。这个动作我在无处底层中年男性身上看到过,太还原了。
 
在自卑中安身立命的人们,遭遇像97年国企改革那样的震荡,总是如同被被抛掷到激流中的碎纸片,非常迅速又非常彻底地迷失了。
 
比迷失更可怕的,只可能是希望本身了。孤苦惯了,人就有两种倾向:一则如舞场浪荡的女配角,看似随便,防线却很坚固,无所谓梦想就能嘲笑别人的梦想(这里其实有点和江一燕撞脸,以至于前半部我一直活在脸盲中以为是一个人);一则如燕子,有了期待就有了软肋,待到发现真心错付,自己只是一个诱饵,支撑坍塌之际毫无缓冲,只能赴死。
 
剧中另一条家庭内的谋杀案,看似无关,却是同归——大变革来临之际,悲剧从不唯一。时代烙印批量盖章,对“家”再有执念,情绪失控之下也都是从最亲的人开始伤害起。
 
有两场特别喜欢的戏。
 
工厂里的追逐。钢铁冷硬,雨水冰凉。灰色的画面里,不知道为什么,从工厂到铁路再到公路,废弃还没开始,却已有颓败感。其中疲于奔命的凶手和男主人公(还有他的徒弟),显得特别渺小、无力。
 
还有结束前和看门老人在礼堂的一段戏。对话间,悲剧加深——连曾经的荣耀都好像从来没发生过,难道一切都只是男主人公的一厢情愿吗?随着厂房的爆破,再也无法证实了。而凝望的老工人们眼里,有不解,有挣扎,更多的是纯粹的空。
 
一段生命,被更宏观的世界推着走,刹那倾覆。连悲伤都好像是多余的。
 
摄影系出身的导演包圆了编剧的活,故事里每个人物的“选择”都贴合了警察局长那句“现在这是怎么了?”。
 
一个令人压抑的天气——“连绵多雨,大雪将至”,就好像那个动荡残酷的时代——“朝不保夕,横沟难越”。这些好像都助力了这场悲剧一样。
 
挑刺的话也能说出不少。湖南省的背景,却没有很好地贯穿地域特点,哪哪口音都混还偏北方腔。小徒弟死之前俩个人的侦探过程可以再紧凑一些。后期着力点太分散,情绪推高了没有及时释放,连自杀戏都拆段了,未免有点太碎。太过执着于“雪”这个点,单独拆出来放最后,其实不如在爆破现场就直接下雪然后收尾。
 
但考虑到这片已经成熟到看不出是处女作了,又是自编自导,镜头语言也很扎实。还是想给个优秀,希望大家都去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