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已坐在了板凳上 )整部电影从技巧上的确不算佳作,叙事还算流畅但衔接生硬,一些台词也稍显造作,故事逻辑也不够严谨。尤其是张震那段太牵强和做作。既然每年都来的祭拜,为什么单单就这一次让张果果幡然醒悟,迷途知返?四胞胎的家人又何必一定只是为了送胎毛笔的“好人”呢?这样“善有善报”的结局,反而有些落了俗套。
不过我还是给这部电影打了五星。因为这部国产电影让我看到了一部电影真正重要的东西:情。哪怕这个“情”它并不深刻,也不够美好。但只要它真实:它真实的描绘出了人性人心,那么这部作品即便不佳,也绝不会“烂”。这是材质问题:吴岭澜再怎么文艺的在清华园思索人生追问真实,也没有都市人去野外旅个游、谈个恋爱就算找自己了的矫情。
没错,这是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家太忙、太累,那些爆米花电影可以让大家即时买到片刻的放松与欢愉,好似快餐;而这些直指人心的作品就像米饭,不算可口,大多还卖相不佳,但是,他们才是可以带给我们力量的粮食。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满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那就是真实。”
吴岭澜和梅校长关于真实的一段文艺的对话,说的其实就是哲学的两个终极命题:你是谁,你要到那里去?鸡汤文里翻来覆去的那几条:找自己,做自己。简化为两个字:真实。
没有人不喜欢真实,只是真实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世道不堪之时,明哲保身都尚且不易,何谈真实?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去指责李想的胆怯,如今网络上的键盘侠和电影中义愤填膺的向敏佳挥拳的“义士”们又有什么区别?张果果面对随时随地的背叛与欺骗,又有几个人能抵得住现实的诱惑,只为了守住在外界看来迂腐至极的初心。某种意义上,光耀的选择是最惨烈的,却也是最明了的。全片拍的最好,最打动我的也这一段。导演也没有把焦点放到容易假大空的爱国上,而是放在了战争年代最真实迫切的问题上:生命。
国破家亡用来形容那个年代一点也不夸张。偌大的中国已经没有一个,能让这群中国最优秀的师生安静读书的地方了。于是,草屋听雨,这是那个时代造成的颠沛流离,也是这些文人士子才会有的风骨才情。飞机就在头顶盘桓,学生们各自安静的坐在彷如古时佛教徒为修行所凿的,半人高的石窟里,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的老师面不改色的传授着,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战争年代里“最无用”的知识。
“世界对你,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战争和诗歌最配。前者向我们显现人性之恶,后者让我们永怀希望。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
这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母亲最真挚的恳求。只是面对同胞的惨死,自幼诵读圣贤之书长大的光耀如何还能安心去追求他本可以安逸舒适的一生?即使没有陈楚生作为老师,以稍显造作的亲身经历答疑解惑的那一段,光耀的弃笔从戎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这是颜氏家训,也是光耀家训的第七条。这样的家族,总是会有这样耀眼的孩子。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常人所求的功名利禄祖上早已都有,所以子孙才可以对此毫不留恋,视若幻光。三代五将,哪怕是在这个家族,也不是光耀一个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结尾,其实我私心希望双胞胎兄弟能送给光耀母亲一封光耀这样写来的信。但想想也不必吧,毕竟知子莫若母,光耀驾机冲向战舰那一刻喃喃自语的“妈妈,对不起…”,她一定知道……
整部影片并没有撑住张果果结尾那段文艺温情的独白,有点强加附会了。但此片作为清华大学校庆的献礼片,我想这段话也许就是这所中国最高学府里的师长们,对他们所理解的大学精神的阐述和对青年学子们的寄语: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结尾,光耀母亲在双胞胎告别临行之前,为他们端上了一碗甜汤,这也是抗战这段故事贯穿始终的一个道具。
人生实苦,但请相信;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这部电影的确是碗鸡汤,但我喝得下去。
先干为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