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警察故事2013》,自己还在那感叹一个动作片时代的老去,今天就又屁颠屁颠的去看了一部动作片,当然,好莱坞电影就是要比国产电影看着爽多了,满满的番茄汁,打不死的主角,还有被黑的掉渣的美国大兵。
昨天在等电影上映时坐在大厅看了预告片,看到杰拉德·巴特勒和摩根·弗里曼这二位不由得兴奋起来,斯巴达勇士外加曼德拉,虽然对片名《奥林匹斯的陷落》有点莫名其妙,但不由的勾起欲望,这不就是翻版《赤色黎明》嘛。
今年白宫比较惨,在大荧幕上被炸掉两次,一次是《奥林匹斯的陷落》,一次是《白宫坠落》,在好莱坞碰到这样的题材撞车的机会其实不多,这一次恰好被我赶上了。因为国内当期的原因,《白宫坠落》在暑期档就上映了,而早在今年三月北美上映的《奥林匹斯的陷落》反而被移到了年末。
喜欢动作片的观众应该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实在是打得太爽了,只是这部电影槽点也实在太多,基本上我在电影院里面是一边在感叹画面火爆的同时一边在心里默念无数次F**K,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一个槽点爆出。
像《奥林匹斯的陷落》这样的电影其实就是一部典型的美式爱国主旋律教育片,一个孤胆英雄拯救美国,看这样的电影如果你带着思考去看,那基本上就犯了看英雄片的大忌,而我就忘了给自己这样的忠告。(PS:汤姆·克兰西编剧的电影除外,不知道这位大神的人请自行百度此君)
好莱坞出产的电影背后支撑着一个极其强大的工业体系,《奥林匹斯的陷落》这种类型片就是其中的一款产品,算不得精良但也在主流水准之中。不难发现,这类电影情节上有个共同特点,首先男主角一定是因为某件事犯了错误走向人生低谷,然后机缘巧合的进入了大BOSS所在的密闭空间,而且此时他与外界联系全都中断,只能只身迎战,当然,此时主角光环还没有加成,只能小打小闹干掉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而刷存在感,接着一定是找到了通讯工具,与外界取得联络,而此时在另一处指挥所之类的地方,一群精英手足无措,表情凝重,气氛紧张。度过了一部电影漫长的三分之二,大BOSS将指挥所里的精英玩得团团转,在指挥所里的老大几近崩溃之际,主角突然加成不死光环,发起反击,而指挥所里的精英们无不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然后十分官本位的向主角下命令,半小时解决战斗。主角一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能用短枪绝不用长枪,能近距离自由搏击绝对不用匕首,一路过关斩将,最后面对大Boss一招制敌,至此故事结束,指挥所里欢呼雀跃,男主的女朋友、妻子在外迎接,美国人民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虽然这种电影情节老套,但是大家总爱看到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永远打不死的硬汉,用一己之力维护着良知与正义。大家在看这种电影的时候只要听见振奋人心的音乐,看到不断的突突突然后满屏幕番茄汁的画面,任由自己肾上腺素分泌,血压升高,呼吸急促,手心冒汗,最后长舒一口气,完成这一次视觉奇观之旅。
说回到《奥林匹斯的陷落》电影本身,有些逻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脱北者是如何成为韩国总统的贴身侍卫长的?一架C-130是如何飞到华盛顿特区而不被发现的,一直到目视范围内才遭遇白宫两枚导弹的阻拦,顺带干掉两架只相隔数十米的伴飞的F-22,才用金属箔条躲过导弹,然后将用四挺加特林机关炮将白宫打了个满目疮痍之后才英勇完成使命的?要知道自911之后,就是民用飞机都无法飞到华盛顿特区上空,况且,直到白宫上空不被击落,这真是让人吐槽无力。接着你会惊奇的发现,白宫被一个团攻占了,而且是一个朝鲜旅行团,十三分钟攻占,而此时美国总统和副总统等一干人不是分别疏散而是一起躲进了白宫的地下堡垒。
同时,早在911之后就被披露的,白宫和隔壁的财政部是有地道相连的,只要七分钟总统就能撤离。被调离岗位十八个月之久的男主角竟然进了白宫之后竟然和史密斯先生在自己家一样,各处指纹密码都畅通无阻,竟然还在总统办公室里找到了一整套单兵作战装备,好吧,最起码的,白宫的安保是十八个月都不换密码的么?最后,核武器自毁和自爆不是一码事,作为一个小学就开始看军事杂志直到高三才放下的伪军迷,导演,你到底看没看过汤姆·克兰西先生写的小说?你是如何说服那么多美国大兵来打酱油的?
《奥林匹斯的陷落》的在年底压轴上映多少让我过足了动作片的瘾,即使剧本硬伤太多,看的也欢乐,同样的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大片,好莱坞的总是敢于拿白宫、拿总统开刷,看完之后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虽然有些为难了经历苦难最多的信访办——白宫,也为难了最多磨多难的信访办主任——美国总统,但看到斯巴达独闯龙潭大战思密达救下每隔那么几年就要深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不禁释怀;而想想国内的那些主旋律大片,哪个不是正襟危坐甚至恨不得你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忆苦思甜歌颂Communism好的,我只能感叹一句,知足了,人家美国同胞奉上如此热闹的一场希腊战神保护美利坚钉子户对抗亚洲强拆办的拆迁大戏,我们作为远方的看客,还要奢求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