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明星资讯 > 老段子添加"潍坊味"

  以茶馆为阵地,靠带有本地特色的表演吸引观众
 

  说起相声,很多人会对台上说学逗唱的演员十分好奇。潍坊相声界远不如京津地区基础好,目前城区只有15名相声爱好者在坚守着这一舞台。近年来,政府鼓励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但目前没有针对相声的具体政策出台,演出场地少、群众认同度低、专业演员少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潍坊相声行业的发展。尽管如此,这群“故事大王”们依然在用快乐的演出带给观众们欢乐。
 

  3月12日相声演员曹云金要来潍演出的消息让不少相声爱好者为之振奋。潍坊城区的相声从最初两个人的演出到了现在15个人的演出,从两名听众到现在近百名听众,虽然过程艰难,但这群相声爱好者却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这块阵地。
 

  现场 老段子添加“潍坊味”,观众叫好
 

  2月20日晚7时许,记者前往位于向阳路与北马道街交叉口附近的“young bar”茶馆,远远便听到里面传出阵阵快板声。记者登上茶馆二楼,正对楼梯口便是标有“众乐社”字样的舞台。离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已有不少观众在边喝茶边等待了,磕着瓜子,剥着花生,吃着潍县萝卜,连等待都充满了“潍坊特色”。
 

  台后,7位相声演员正在为接下来的演出做准备。穿上长衫、挽起白袖口,演员刘夕瑜正在写今晚的节目单。“今晚共6个节目:《关公送子》《摇篮曲》《八扇屏》《学满语》《小时候》《小蚂蚁》,这些相声虽然是一些老段子,但很多都掺进了咱潍坊的东西,更符合潍坊本地市民的喜好。”刘夕瑜说。
 

  “上联写,武功盖世,不输吕布奉先;下联配,妙手无边,胜过蓝天医院”、“送到广寒,顺便找几个装修队,给我嫦娥妹妹宫殿贴上防滑瓷砖……”晚8时许,演出正式开始,众乐社社长庞崇波的《关公送子》引得场下观众哈哈大笑。粉色长衫、光头、长脸,庞崇波以独特的形象和诙谐的台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引来阵阵叫好声。接下来的一段《摇篮曲》由38岁的刘夕瑜和20岁的戴振鲁合力表演,一捧一逗合作十分默契,尤其是刘夕瑜对京剧、吕剧、流行歌曲,潍坊方言与其他方言的灵活应用,更是获得了满堂彩。整晚的表演妙语连珠,说学逗唱无不精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与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发展 城区已有鸣春社和众乐社俩团队
 

  说起潍坊相声,不得不提刘天龙。作为潍坊第一个相声社“鸣春社”的创建人,刘天龙告诉记者,2006年,他便和同样酷爱相声的徐永新开始演出。“由于潍坊那时候基本没有相声表演,哪里有演出,我们就跑去问问人家需不需要相声表演。商业演出也好,公益演出也好,只要能有一个舞台和大家齐欢乐,我们就接。慢慢地,大家对我们的相声表演认同度越来越高,有的企业有文艺表演还会邀请我们去说一段。”刘天龙说。

  随着刘天龙和徐永新的频繁演出,不少相声爱好者纷纷前来交流。2009年1月2日,鸣春社正式挂牌成立,并固定在每周五和周六晚上在山东茶人会馆为大家演出。刘天龙表示,潍坊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不同,能够表演相声的茶馆可谓少之又少。   据了解,当时鸣春社是我市唯一一家集相声、快板、山东快书、评书、双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草根曲艺社团。“由于大家都是业余爱好者,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我们只能边表演边相互学习,在摸索中前进。”刘天龙说,他们除了讲名家经典片段外,也会根据潍坊本地的特色进行改良和创新,创作潍坊人喜闻乐见的相声。
 

  2013年,鸣春社由最初的四五人发展到了十余人。后来一部分人独立出来,组成了“众乐社”。截至目前,城区只有这两个相声社团,队员共计15人。“在县市区也曾有一些零散说相声的,诸城就有个曲艺家协会,但现在多数都不说相声了。”刘天龙说。
 

  本土相声摘登 《潍坊欢迎你》
 

  刘天龙:(忽然大声)潍坊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造型)

  徐永新:我明白了,(潍坊话)这是个“耶巴”啊。

  刘天龙:说什么呢?你才是个(潍坊话)半混来。

  徐永新:那你到底是干嘛的?

  刘天龙:你难道看不出我是干什么的吗?(唱)潍坊欢迎你……

  刘天龙:我告诉你,你听好了啊——我是导游。

  徐永新:倒——油?现在这油价上涨,都是你们这帮倒爷倒的。

  刘天龙: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是导游。

  徐永新:你倒的是汽油还是柴油?

  刘天龙:花生油。

  徐永新:噢,食用油。我听说现在食用油也涨价了呢?

  刘天龙:是啊,长了百分之十啊——嗨!什么啊?我、是、导、游!

  徐永新:对啊。不就是倒花生油吗?

  刘天龙:我这是让你带沟里去了。我是旅行社的导游,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啊?没旅游过吧?

  徐永新:谁说的?我到过很远的地方呢。

  刘天龙:快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往南没到过坊子,往北没到过央子。

  徐永新:我怕走太远了迷路。

  刘天龙:大家听到了吗?到底谁是“耶巴”。

  ……

  阵痛 由免费变收费,观众最少时仅两人
 

  据刘天龙介绍,鸣春社成立之初,他们的演出都是免费的,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辛苦演出成了一种消遣。“很多人来看我们演出并不是出于对相声的热爱,而是把这里当成一个消遣的免费场所,尤其是夏天,很多老人带孩子来这里蹭一会儿,感觉天色不早了就带着孩子回去了,导致一开始时观众不少,演到一半时观众就陆续离场了。”刘天龙说,观众的纷纷离场无疑会增加台上表演者的压力,既影响现场的氛围也干扰相声表演者的演出。
 

  2009年10月,为了改变观众“打酱油”的局面,他们决定向前来听相声的人每人收10元的费用。“收费也不是为了挣钱,只为阻挡一批本来不喜欢相声只是来凑热闹的人。”刘天龙说,但困境也摆在他们面前,很多人习惯了看免费演出,一听收费就不来了。
 

  “我们的原则是只要有两个观众我们就会演下去,所以有好几次,台下只有两个观众,这对我们的演出挑战是非常大的。”刘天龙说,相声讲究的是一个氛围,演员和观众一起互动,演员通过不断地“抖包袱”为观众提供乐趣。在只有两个观众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一个人不笑,另一个人也尽量不笑的场面,导致整场演出特别紧张,尤其是观众去厕所了,演员在台上就会很无奈。“即便只有两名观众我们也会倾力演出,因为两个人喜欢了,还会推荐他们的朋友来,人就会越来越多。现在只要有演出,至少会有二三十名观众,最多时达近百名,很多人没地方坐,就站一晚看演出。”刘天龙说。
 

  体会 茶馆演出互动性更强,更有成就感
 

  不仅观众享受着现场相声演出的乐趣,相声演员也纷纷表示茶馆相声和电视相声是不同的。“茶馆相声是说,电视相声是演。看着电视上的相声虽然很热闹,但是在实际的录制过程中是没有观众的,只能对着一个镜头说,抖出去的包袱也不知道观众会怎么反应,反正就一个个地抖,你说这叫说相声吗?所以很多电视相声已经变味了。”庞崇波颇有感触地说。
 

  “茶馆相声和观众的互动比较多,可以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即时加一些包袱进去,而电视相声要一遍遍彩排,到哪里让观众笑还要听取导演的意思,所以不如茶馆相声有意思,茶馆相声,同一段相声你能听很多遍,而且每遍都有不同的感觉。”庞崇波说,一段电视相声往往10分钟就完了,而茶馆相声的段子相对都长一些,一段要20到30分钟。每次接触的观众群也都不一样,一个包袱可能对一些观众管用,对另一些就不管用。
 

  刘天龙也表示,茶馆演出更有趣味性。“享受这个过程的不仅是观众,我们也在享受着和观众一起欢乐的时刻,当观众被你逗得哈哈笑,或者为你鼓掌叫好时,我们在台上会很幸福。而在摄像机面前,不论我们怎么抖包袱都没人反应,这对我们来说也很难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