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张艺谋国师的力作《归来》,是某天瞄到了娱乐新闻上的一篇软文,说好莱坞大师斯皮尔伯格看完样片后哭了一个半小时,差点哭晕在厕所,于是对此片产生了无比的期待。张国师荣耀半生,如今重拾文艺路线,是不是洗尽铅华,再次奉献出可堪传颂的精彩作品了。
但老实说,等我真正看完《归来》,我真的在想那天斯皮尔伯格君是不是芥末吃多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认同豆瓣上的一个短评:看完俄罗斯版的《回归》,我一个月没走出来,看完西班牙版的《回归》,我一个星期没走出来;看完张艺谋的《归来》,我当时就走出来了。
《归来》与《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一样,讲的都是那个“纯洁”年代的爱情,相比如今被金钱裹挟的时代,似乎人与人之间尚存一分值得追求的精神自由。但是,单纯的另一面就是浅薄,《山楂树之恋》中已经相当明显,而在《归来》中,这份浅薄简直无所不在。
从建国开始,政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到文革时期达到顶点。在那个“错误的十年”里,政治裹挟一切,一切都是政治,逃避政治讨论个人际遇、家庭命运,就只剩下一个个断点,无法连接成片。就如同,不谈纳粹的话怎么理解犹太人的命运?
严歌苓的原著小说《陆犯焉识》中,陆焉识是个风流倜傥、才高八斗而又处处不合时宜旧式文人,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他在大西北的劳改营里待上20年一点也不稀奇。当然,这是小说的前半部,后半部才是影片《归来》呈现的内容,陆焉识回来后与妻子冯婉喻的感人恋爱。为什么不能拍前半部,原因你懂的。
其实就算是后半部小说,也加入了另外三个悲剧元素: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这些展现人生跌宕起伏命运的内容在电影中同样被消除干净,只剩下两人简简单单的温馨爱情,但可惜这样也变成了浅薄。
说浅薄的意思是,电影对很多问题可以发挥的很多情节视而不见。比如,我们对陆焉识一无所知,不知道他的历史,他为什么会被抓,他在西宁劳改的经历怎么样,他的法语从何而来,他和冯婉喻有怎样的共同经历,他为她弹过什么曲目?
在女儿说母亲“忘记了所有的事情,只记得她的坏”的时候,她完全可以爆发,右派女儿的身份会给她的童年生活带来多少痛苦的阴影,在文革中有的是多少大义灭亲的人伦悲剧。
就算是那个从未出现的方师傅,又是为什么会被抓?是不是因为文革期间坏事做尽的缘故?
从陆焉识努力帮助冯婉喻恢复记忆开始,一直到最后,剧情没有递进,也没有爆发,所有人的性格都是单向度的,张国师像个谨小慎微的宣传干部,兢兢业业地消除了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也彻底消解了故事本身的力量。斯皮尔伯格哭没哭不大清楚,反正全场观众没有一个哭的,相反过程中有好几处出现笑场。对于一部打算以煽情取胜的电影,这样真的合适吗?
高尔泰在曾在甘肃的劳改农场里呆了接近20年,在《寻找家园》中,他写到过一个经历,有一次他在戈壁沙漠中迷路,他拼死撑住,寻找劳改农场。他在书中叹道:“月冷笼沙,星垂大荒,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监狱。”
这句话如今也适用于张国师。张国师在文革年代成长,这是国师摆脱不了的个人经历,在清朝、在民国、在当代,你都可以讲一个架空时代只有爱情的单纯故事,但是唯独在文革时期不行,那时太沉重太荒诞,如果强行要求避开政治,那就是一座创作上的监狱。感觉如今国师在拍电影时一直会陷入自己营造的监狱,包括《金陵十三钗》,那什么时候感觉大师是自由的呢?大概是导演奥运开幕式,导演《印象西湖》,以及为铁道部拍天价宣传片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