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明星资讯 > “研究”蒙娜丽莎的透视问题

文:李泳

   前些天“研究”蒙娜丽莎的透视问题,看见有消息说它可能是奇哥的3D实验的产物。(http://www.livescience.com/45309-mona-lisa-3d-created.html 

两年前,马德里Prado美术馆(Museo del Prado)发现一幅“山寨”(knock-off)的《蒙娜丽莎》,很像卢浮宫的那幅,背景也几乎一样,只是视角略有不同,可能是奇哥的某个学生画的,而且是和他一起画的。

 

 

两个德国学者,Bamberg大学的Claus-Christian Carbon Mainz 大学的Vera Hesslinger,对画面进行了破密式的研究。他们发现,两幅画的视线的“轨迹”(trajectories)——例如你的眼睛到莎莎的手的路线——略有偏移。在Prado的图中,可以从背景看到她坐的椅背,而在卢浮宫的画里,看不见——难怪我以前一直以为她是站着的呢。Prado画的视角更偏左一点儿。
 

假如奇哥与学生同时在画室里画莎莎,那么可以计算师生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与莎莎的相对位置。结果发现,两幅画的水平高度差2.7英寸6.9mm),接近人的两眼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奇哥与学生看到的图像,分别代表了人的一只眼睛看见的图像——于是,两幅画应该构成一幅3D图像Carbon和Hesslinger认真研究了那双最美的手的立体表示,更强化3D图的猜想。

 

3D成像示意

Carbon认为奇哥本来就对3D问题感兴趣,他的财产清单里确有两幅相同时间的莎莎的画,而且他自己有时也戴有色眼镜。那么,奇哥玩儿3D实验是有理由的。Carbon还发现,两画只是袖口的颜色不同,Prado是红的,卢浮宫是蓝的。这意味着奇哥想通过红-蓝(绿)镜片来看这两幅莎莎的画——和我们看3D电影一样。

 

不过,Montreal大学的Martin Arguin说,除了手而外,莎莎的其他部位的“视差”并不满足3D图像的要求。另外,他们分析的视差都是垂向的,而没有横向的。

 

手的3D分析

眼下似乎还没有让莎莎姐妹团圆来检验3D假设,可能也实现不了真正的3D。但如此分析还是挺有趣的。也许可以借同样的思路来考察奇哥的另一对“姐妹画”《岩间圣母》(Virgin of the Rocks):一幅在巴黎卢浮宫,一幅在伦敦国家画廊。不过两画时间相隔20多年,奇哥大概在玩4D实验呢。

 

卢浮宫的岩间圣母

 

国家画廊的岩间圣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