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辰,我们常说感恩,也常被要求培养感恩的心。为什么?因为我们还不够感恩。有时做不到回报,但至少要感激。感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举例子来讲,别人帮助了你,你轻描淡写;当你帮助第三者的时候,你却要求第三者感恩。且不讨论第三者的人品问题,单冲着你的双重标准来看,你是浮躁而官僚化了的。
也就是说,虽然感恩一直在持续,但我们应该崇尚那些纯粹的情感交流,以互相利用为基础的感恩我们虽然避免不了,但内心要抵制,自己要尽量去加深对感恩的认识。如此,才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那么多的“己所不欲、也施予人”。
我喜欢举例子:前几天一个长江学者来我们这作了一个报告,学术上来讲,牛。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敢干。次日,我们组会的时候,导师问大家对于报告有没有什么感受。一连串的“要增加知识面”、“要多做,别总是在想”的学生“表态”之后,导师说“说的挺好!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他在报告过程中不断的抱怨,抱怨体制。他现在是外籍的,但在国内已经占到了太多的资源,非常不错的了,在国外国内均能有所收获,我们也看到了他刚刚展示的成果。且不论他确实是有科研头脑、能力不错,单就这个不断的抱怨来讲,你们不要学习这个,这个是会传染的,作为一个老师来讲,我想,这样是不对的。我们的大环境虽然怎么样怎么样,但还是要感恩,抱怨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无论是德上的还是利上的。要感谢自己的国家、感谢一路走来的身边的人。你们都是幸运儿啊,都是过了多少关才念到这个程度的,他自己也是幸运儿啊。不管外界条件如何,要感恩,这点上,不要受他影响。我是担心你们这个,所以今天跟大家提一下……”(注:我的意译)
我的导师很聪明,属于专心科研的那种,如果再会搞点体制的关系,那会更牛。但他不。他有自己的原则,也有作为学者那种天然的清高。我很崇拜,中肯的崇拜。就像在以前博文中提到过的署名问题一样,他会权衡实验室的资源,来尽量平衡大家的利益,尽量平衡,当然有多有少,也当然有学生抱怨,于我而言,确实可以了。我一直感恩,当年调剂的时候他收了我。当然这都是前话。无意中,他说过“我尽量去把大家当作宝贝,因为在家都是自己父母的宝贝嘛……”很让我感动。这些年来,虽然每个月的补助不高,就是执行学校的标准,但是每个人都配电脑、办公位置,连网费都是他给交,这些,可以了吧!哪里来的那些不平衡,有时候具体事上一时想不开抱怨几句可以理解,但从心里一直这样想,那真是危险了。因为老师不是牛,没有那么多奶让你喝。如果要计较的话,我还有计较的事呢:我读了三年的硕士,因为实验室的原因,我硕博连读不成,只能从头读博士,然后悲催的赶上了博士考核制的招生制度改革,一下子变成了7年(3+4)。如果抱怨,我可以牛逼哄哄的不读啊。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的,给你你就接着,不给你,你何来的底气和德行要要呢?!做事前,请先照照镜子吧。
在这个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老师群体均掺杂有各种投机分子的年代,我们做不到圣人的高尚,但至少要维持初心不变。去作真正的感恩。等自己做到了,再去建议或者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