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鲁豫有约,在做邓超和俞白眉的专访。两个人说是很好的朋友,神交那种,只是一直没有在一起合作过,这次合作感觉特别亲切。或许这也是圆双方一个心愿,毕竟这年头演员都开始尝试自己拍作品,连陈思成都捧出了一部拼拼凑凑的北爱,赶个热闹也是人之常情。
片方在宣传的时候一直在强调一个概念叫“超式喜剧”,其实这更像是邓超在公司年会上的一场个人秀。这部电影是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在片中可以看到很浓的舞台剧的痕迹,邓超就是在一幕幕的独幕剧中不断换装登场的绝对主角。由于是邓超的电影,基本上情节和设置都是为邓超个人度身打造的,从小孩到球星,到土著到杀马特青年,邓超基本上把各种造型都尝试了一遍。甚至不惜调侃自己和孙俪的关系,也算是豁出去了。
不过很遗憾,当我们扒开这些造型之后就会遗憾的发现,影片真的就不剩下些什么了。搞笑的手段也基本全都集中在易装和被打这两个仅有的题材上,故事有一种很强的拼凑感。无怪乎很多人评论说《分手大师》也就是一部集合版的《屌丝男士》了。不过,把长片剪短并非易事,让每集10分钟的屌丝男士凑成一部电影同样困难。片长的限制带来了诸多束缚,体现的最为突出的是影片的收尾。大鹏的小喜剧每次嘻嘻哈哈一下当然可以,但是作为导演总是还希望给观众留下些什么。影片在后半段陷入了大部分喜剧电影最容易阵亡的部分——煽情。叶小春在见梅远贵的父母之后就问他,这是不是也是你请来的人,相信观众与之一样有着出戏感。但是影片就是把这么一段不合时宜的煽情搬了出来,仿佛一道菜中多了杂味,不是个滋味。
导演或许是想通过煽情的桥段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不过片子定位本身就是一些很low的笑点,这样的设定反而让人感觉不自在。大部分人在看完之后除了对于邓超钢管舞的卖力表演留有回忆之外,也就真咂摸不出什么剩下值得回味的东西了。一部喜剧演到最后,除开笑声之外还能留下一些能够回味的东西,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一部喜剧的试金石。姚晨说邓超可以成为周星驰的接班人,但从这一点上判断就知道这一定是一句戏言。
如果要一句话评价这部电影的话,我想是八个字“能力有限,勇气可嘉”。我说的勇气当然不是指邓超对于自我形象的突破,而是这个档期的选择。现在变3已经成为影院的刚需了,颇有当年大妈连夜打卧铺帮孩子买《阿凡达》电影票的势头,选择这个档期上映,基本上一定是被碾压的节奏,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也算是无知者无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