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明星资讯 > 论成功者与失败者

  (文/单治超)近些年来,一些成功人士写自传,希望把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公众。不少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也喜欢读这个东西,有时可能还是宿舍卧谈的主题呢。

 

  我提出的疑问是:这些成功的经验能够直接借鉴吗?
 

  例如李开复先生,毫无疑问是一个成功者。但我们注意到,他的家境富裕,能够在美国的知名中学就读,后来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士和卡纳基梅隆大学的博士。他有一本代表作《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再如俞敏洪先生。他和李开复不同之处在于家境非常贫寒。后来他在北大当老师期间,遭到处分。因此只好辞职创业。恰逢90年代出国高峰,他创办新东方学校。这一举动帮助很多人改变了命运,他自己也赚了一大笔钱,后来就把公司做得更大。
 

  从这两位先生的事迹可以看出,成功者是需要一些共同的品质,例如勤奋,例如找到自己真心想投入的事业,例如了解市场,例如勇气,等等。
 

  但问题在于,成功者需要这些品质,但并不是具备这些品质的就一定成功。成功这件事是很复杂的。例如李开复先生成功的案例,可能家庭背景有很大影响;俞敏洪先生成功的案例,可能与90年代社会突变的机遇有关。
 

  所以我担心的是,一些学生,不了解社会,看了几本书,就以为得到了成功的捷径了,那可就糟了。最可怕的现象就是学生不脚踏实地,而成为空中楼阁,貌似懂得东西挺多,但干起具体的任务来一塌糊涂。
 

  另外,“世界因你不同”本身也有问题。如果一个来自农村贫困户或者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孩子,可能主要精力还是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让父母和自己的生活水平更高一点吧?如果这样的孩子高尚到认为“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自己家庭的利益”,那我们的教育肯定是出问题了。况且他们想“因我不同”,具体又能做什么呢?无钱无权的人怎么让世界因我不同?
 

  事实上,我们的社会未必需要那么多成功者(高官,富豪,大学者),可能我们需要的是普通的医生,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工程师。这一群体对社会的价值,恐怕比那些“成功者”群体的价值要高呢。
 

  我想多数的家长,也并没指望孩子成为“成名成家,名垂青史”的成功者,只是希望他们能活得舒服一些,能对这个社会履行该尽的那份职责就行了。
 

  至于失败者的经验,我们则是必须要吸取的。成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但失败呢,可能就因为某一条就导致失败了。所以失败者把经验列出来,让后人不再踩这个地雷被炸死或炸伤,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在中国文化下,失败者往往是被人嘲笑的。所以失败者本人会隐晦失败的经历。所以流传到我们今天的失败故事,往往是别人写的,比如崇祯啊,比如李自成啊。但是别人写的,就有问题,很可能有些与事实根本就不符,有些就是瞎杜撰上的,至于真正为什么失败,可能还是失败者自己理解的更清一些。
 

  当然,失败这件事,也分为彻底失败,和部分失败两类。有的是没的挽回了,有的是可以挽回。有的是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挽回却可能在另一个领域挽回。例如明朝第一才子杨慎,因为大礼议之争,终生被贬谪在云南。他在政治上毫无疑问是失败者,但他却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假如历史上有一个大政治家杨慎,可能就没有一个大文学家杨慎了。
 

  引用他的一句话结尾: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成功和失败只是人类社会的事,青山与夕阳,才不care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1820-809842.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