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利中)由于文革后各种制度的恢复,而当年水电学院由陕西工业大学解体而迁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实验设施全在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工业大学的原址),上级决定水利水电学院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迁回西安理工大学办学。因此1979年以后的招生也都在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仅剩下1977,1978年入学的学生。1981年7月决定水利水电学院1977,1978年入学的学生迁入西安理工大学学习。由此,开始了本科生最后一年的学习。
生产实习
1981年暑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六十几位同学赴乌江渡水电站进行施工实习。
乌江渡水电站是乌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典型发育区修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为混凝土拱形重力坝,最大坝高165米,是当时我国已建成水电站的第一高坝。总库容23亿立方米。乌江渡水电站共装有三台高水头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21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63万千瓦,年发电量33.4亿度。乌江渡水电站由水利部第八工程局,于1970年4月开始兴建,整个电站工程于1982年12月4日全部建成,历时12年半。
我们实习时,工程接近尾声。水库已经蓄水,第1,2台发电机组已经发电。在对乌江渡水电站全面参观了解之后,我当时被分配在钢筋加工厂实习。看到了设计图纸上的钢筋设计图是如何加工的过程。在实习的休息日,有部分同学游览了贵阳城,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一项水电站建设,就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他本身又是一个小社会。
在实习结束返回西安时,遇上连阴雨天气。当乘坐宝成线的列车从成都出发,快到阳平关时,由于连阴雨造成大面积塌方,列车不得不停留原地,在等待1天知道立即修复无望后,列车返回了成都。在成都大家有机会参观了都江堰水利枢纽,游玩了青城山和观光了成都市内的许多名胜古迹。由于持续阴雨宝成线不能短期内恢复,最后绕道重庆,安康等返回西安。在重庆停留的时间里,大家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重庆八路军纪念馆等建筑。
毕业设计
返学校后,开始了紧张的学习,主要课程,《水工建筑物》由韩瑜教授主讲,《水电站》由金钟元教授主讲,《水利工程施工》由杨全民教授主讲。最后1年第二学期是毕业设计,我与简政,庞敏,曹生乐比分配到戴振霖教授指导的水工隧洞规范研究小组。毕业设计的开始,我们与郭天德教授的课题组一起参观了三门峡水库。在哪里,技术人员给我们介绍了三门峡人门,神门,鬼门的位置。介绍了清华大学在三门峡开门办学的情况及三门峡打开底孔泄洪冲沙的经过。三门峡枢纽在多沙河流上的失败,后来作为一个教训经常在教学中给学生举例。参观完三门峡水库,我们游览了洛阳石窟,最后来到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从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的占地面积我们了解到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规模。在郑州参观了著名的二七纪念塔。
毕业设计的教室和杨菊生教授的课题组在一起,位于水利楼的二楼。毕业设计的内容是完成戴振霖教授承担的水工隧洞设计规范中有关弹性地基梁的计算公式的证明与推导研究。我们每个人被要求推导一些弹性地基长梁或者短梁的计算公式。然后,由另外一人校对。每一个公式订在一起,自成一册,封面上写上某某某推导,某某某校对。提交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讨论会。这些结果为水工隧洞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保证。最后这些推导的公式和自编的相应的程序构成毕业论文。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计算机打字系统,这些成果都是手写而成。没有留下底稿。
报考研究生
离毕业剩下1年时间时间,虽然毕业是根据成绩和来的地域分配工作,但也已经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去向。当时想去设计院工作。叔父,临潼姑父知道后,和他们认识的人积极联系。陕西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的潘工答应毕业后可以到陕西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工作。这样工作去向基本保证。与此同时,研究生招生也已经公布。考虑到自己还年轻,可以再努力一把。另外,读研期间享受与刚毕业本科生基本相同的工资待遇,也不需要交学费,没有经济问题。把这些想法给父亲一说,父亲说,大学生人就不多,那研究生人就更少。言下之意,研究生是国家的稀有资源。因此,选择了报考硕士研究生。水电学院共招收9名硕士研究生。高速水力学方向招收1名。选择了高速水力学方向,是认为这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水利水电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希望以后在这方面能够做出一点贡献。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共5门课,高数,英语,政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我考的专业基础课是水力学,专业课是水工建筑物。由于当时没有考研辅导班,所有课程的复习都是自学。共18人参加了竞争1名高速水力学方向的指标的考试。我考了第一名,被当然录取。由于这个方向考生成绩比较理想,第二名周先生被转到泥沙工程方向。当年,我们大学本科专业共有3人被水电学院研究生录取,郝巨涛被水工防渗方向录取,曹升乐被工程水文方向录取。研究生的录取改变了我以前做个设计工程师的理想,使我进入到了水力学的研究领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50818-81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