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广锋)同样一个人,在美国每年收入为10万美金,在中国只能拿5万人民币,凭什么?美国最大的优势在于“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快,调整能力强。
美国的事情总占据着新闻网站报纸的头条位置。美国经济的复苏或衰退也影响着国人的神经。对于美国经济的未来,有人认为被中国赶超只是早晚问题,美国已病入膏肓,没有希望。另一派认为认为美国还在中国前面十万八千里,此时谈论赶超有点过早。美国的高科技、制度、文化、软实力等需要中国一点点追赶,钱多只能是土豪,并没有真正的实力。
历史似乎真的利于中国。GDP增长30年,超出了德国、日本二战后的速度,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大举投资美国资本市场和购买美国债券。媒体也是一片赞扬的声音,好不辉煌。实际上,类似过程在10年、20年或是30年前国际经济史中多次出现。中国崛起过程与日本和西德的崛起类似。逼迫货币升值、开放市场等故事在日本和德国身上同样上演。只是主角不同。
德国、日本在40年前也是信心爆棚,特别是日本号称“买下美国”。美国的问题一直存在,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有人讲美国人病入膏,理由很充分,一是产业空心化,产业转移到中国;二是服务业比重过大,金融坏小子太多,虚拟经济不长久;三是政府负担太重,医疗、贫困人口等问题太多;四是美国到处称霸,失道寡助。
经济增长是长期过程,乌龟可以超过兔子,要看长期的发展而不是只顾眼前。我们经历过上中学身高快速增长的阶段。一年窜20-30CM很常见。到了30岁,大家不再长个了,开始萎缩。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增长很类似于人的生长过程。经历儿童期后,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然后是慢速,直到停止,最后萎缩。经济高速成长没有什么奇怪的。人为什么长到20-30岁就不长了,原因在于人本身,太高会带来高血压、心脏病等。人的身高是由人本身决定的,即人的格局决定的。
为什么大象可以这么大?为什么恐龙可以那么大?为什么兔子那么小?都是由格局决定的。许多人对美国没有好印象,但是总觉得美国经济问题很多,但就是不倒,原因还是在于美国的格局。美国最大的优势在于“适应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快,调整能力强。
提到日本、德国的企业,最出名的是百年老店遍地都是。不可否认,这也意味着企业的超稳定性。只做一件事情,而且做好。相应出现一个疑问:只做好一件事情,经济如何发展。比如某企业一直生产拖拉机,凭什么工人在100年前每年的工资是1000美元,100年后却要100000美元?100年后效率提升了,那么为什么提升?还是有人在创新。做不同的事或做相同的事采用不同的方法,最终效率提升。在创新方面,日本和德国并不落后于人,二战中日本的零式战机,德国从武器到战争指挥水平都充满了艺术性。为什么在经济领域失败?
根本在于格局。“创新”只是一个种子,能不能成长还要看环境。没有环境,没有成长的条件,一样没有创新。就如同中国,从古至今,人才肯定是不缺的,但是没有环境,一切都是空。
美国的格局在于“创新环境”,在于美国的适应性。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风投带来了适应性。Google,Facebook早期都是完全靠华尔街的投资。金融业重要性体现在资源配置。有利于把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的企业,有利于减轻经济波动。传统金融业的模式简单,总愿意把资金贷给不缺资金的企业,不敢贷给真正缺乏资金的企业。风投却采用其他模式:投资团队、投资未来。个人主义的创新有了一点希望,至少可以去争取风险资金。大树底下不长草,创新不仅是立,还是破。
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带来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多样性带来竞争性,带来了适应性,从而改变了社会。也许我们不认同美国人的浪费、不认同好莱坞,但不可否认,这些都以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多样性带来了宽容、理解、求同存异的协作方式。多样性也带来了适应性,能够更好适应变化的环境。
从美国建国,二百多年过去了,美国人在经济上打败了英国,又抵抗住二战后欧盟和日本超越。适应性让美国人摆脱困境,一次次超越,一次次腾飞。美国在世界上活的并不容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领航者,美国是全球各国的标杆。国际上的战争灾难、种族屠杀、扑灭疾病等等美国人都要参与。美国的人力成本高昂,政府成本高昂,军费支出巨大,在如此的重负下,美国经济还能承担的起,完全依赖自身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日本、韩国等国家依赖人力资源的便宜,只能做点苦力,弄点小钱。
同样一个人,在美国每年收入为10万美金,在中国只能拿5万人民币,凭什么?美国依靠什么形成这么巨大的剪刀差,而且还活的有滋有味。从表面看只能依靠发达的高科技,尖端武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生物医药等等产业,依赖在信息产业的领头羊、主宰者地位。实际上是依赖美国整体的适应性、柔性体制,释放出每个人的潜力,变成真实的力量。
我们不会否认中国13亿人的潜力,但是潜力变成实力又是另外的事情。面对困境,方法不少,但是“鞭打快牛”是各国常用的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82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