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是一部格局很大的电影,属于史诗类的宏大故事题材。以三组人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自1945年国军在平原战场大败日军,到1949年太平轮沉没的那个战乱年代。
史诗题材的电影其实都不是单一主题的,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决定了故事背景的复杂程度。如此复杂的背景中,定然有很多内容和细节,观众也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点进行特别的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大家偏爱史诗题材的因素之一,即内容丰富,不同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不过吴导显然尽量屏蔽了这些因素,几乎把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他的三对演员的脸。活生生将一个层次丰富、血肉丰满的年代背景当成了一张照相馆的背景墙,平面化的表现,完全为了衬托这些人物。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出现了,这些人物和故事能够立的住吗?
关于人物
片中黄晓明饰演的雷义方总体来讲我觉得是失败的,黄晓明的气质本身缺乏那种国民党军官的英气。英气并不等于帅,而是一股气节,就像蒋中正总是笔直的脊梁一样,就是一股劲。虽然王蕙玲在剧作上已经用了很多情节来烘托这个人物,如:向指挥部请命、关照自己的士兵、杀马吃肉等等,但感觉还是不够力道。最后在战场上选择以身殉国,本来是一个很强的情节点,但导演却一而再的反复强调想念老婆,大丈夫面对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既然心意已决,就应断然面对,战斗到最后一刻,而不是等死。娇妻要想,但不能多。过犹不及,这样的处理反而矫情了。到最后这个人物也没立起来,那么他这段罗曼蒂克的婚姻很就很难令人认同。
佟大为与章子怡的这段恋爱应该是没有原型人物的完全虚构。这段爱情的主要问题是动机。看完之后你搞不清楚在几个关键的转折点上人物是怎样的心理变化,尤其是章子怡饰演的这个角色于真。她从当护士到帮佟大庆拍照,与佟大庆吃饭,找不到工作露宿街头,转而去做妓女。战乱年代的这种命运多舛我们可以理解,但对佟大庆的这种爱意由何而来,却是十分不清楚的。于真所有的行为,根本动机应该是寻找她真正的未婚夫,如每次于真在出租屋接客都要去翻转一次她和佟大庆的照片,其实这就是在强调她的心理与行动之间的差异,说明她做的不是她想做的。可于真轻易地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佟大庆身上,就失去了这个人物对爱情的那种矢志不渝,很难令人找到共鸣。
金城武这段恋情涉及到日本与台湾,颜泽坤属于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长大的一代,但在上集中主要讲的是他与志村雅子间情感的回溯,金城武的发挥可以说这几组中最好的了,但是这段感情有点游离在整体故事之外,剧作上并没有给他安排太多的重点情节,如果这个爱情故事独立成一个爱情电影我觉得应该不错,目前这段故事缺乏对于《太平轮》整个影片的推动力,除了住房、作曲和看病几个牵强的联系以外,也找不到这个故事对于其他故事的推进点。这一笔,更多的是主题先行的产物,为将台湾纳入故事格局中,也为下集太平轮驶向台湾做一些铺垫,但代价确实太大了。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我觉得有些奢侈了。
关于导演
三段平行的爱情故事贯穿《太平轮(上)》,几个故事之间的篇幅基本差不多,我觉得是导致目前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点。越是这种有时间跨度的电影,越应该抓住主要人物(如:<燃情岁月>中的苏珊娜、<云图>里的汤姆·汉克斯分别饰演的几个人物、<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一代宗师>中的叶问等),宏大的故事需要戏剧性的情节和极具性格特征的人物来支撑,将篇幅过于分散很难令观众找到自己的视点。导演通片都采用的是“全知视点”进行讲述,而每组人物都有自身在剧作或是表演上的问题,观众找不到情感上的支点,出现一系列的差评也就不难怪了。
多年前吴导曾拍摄过一部短片《双双与小猫》,那里面其实就是两条线索的交错,但是却是主题清晰,语言流畅,在视点的转换上做的十分老道。将一个很小的故事表现的淋漓尽致,现在看来也是很好的短片作品。所以吴导的功力肯定是有的,但大背景、大制作、大格局也许让他迷失了自己,众多的人物反而让他不知道该抓住那根稻草了。导致全片叙事缺乏动力,甚至有些散乱,偏离了叙事既定的航线。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引申的话题,片子拍成这样,是不是仅仅是吴宇森的问题?现如今的国产电影质量和脑力,观众都有目共睹,一切都是一条商业利益生产线的零部件。大部分国内电影人现在对于电影的态度可以说是令人汗颜,至少吴导在对电影热爱的那种精神,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汇集两岸三地,中日韩三国一线明星,具有吴宇森这种国际号召力的导演,目前恐怕无出其右者。中国的确需要这样规模的大片,但是目前确实是各种环节不具备这种能力,拔苗助长,吴宇森想必也有很多无奈之处。
结语
2009年吴宇森在电影学院讲座时,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那时他就讲想拍《太平轮》。后从喉癌的魔爪中挣脱出来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站在香港山顶上对豪哥咆哮的小马。对于一位年近70的老者来说,拍摄《太平轮》无论是在体力和精力上,必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电影中尽管有很多能让人吐槽的地方,但我想诸位还是宽容的看待吧。很多东西相信吴导也很清楚,但他已经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了,他能做的,或者说他想要的,可能仅仅是电影中的一点点情绪,一丝丝情怀,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缺乏根据的大量升格镜头和特写。虽然是这样,但总得有人将中国电影带到一个商业大片的高度上去,别忘了他老人家还曾力挺魏德圣拍摄《赛德克·巴莱》等扶持青年导演的行动,真金白银的拉着张家振给他投资,并担任监制,用自己的声望帮他进行海外营销,在大陆敢问哪位大导演做到过或者想这么做?
对于一位拍了近四十年电影的古稀老人来说,只要依旧拿着导筒站在片场拍片,他就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重的导演。这不禁让我想起安东尼奥尼晚年在意大利拍摄《云上的日子》时,胸前挂着黑板,话都说不出来,还依旧用他那犀利的眼神盯着监视器的场景。那时候他所拍摄的电影情节是极为次要的,我想也许和今天的吴导也有想通的地方吧。唯一的差别是,吴导完全处在国内不成熟的商业的链条中,很多东西或许不由衷,可令老人感动的情绪,拍了出来,留给自己,把美传递给大家,并与愿意去理解他的观众一起分享,对于吴导来说可能更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