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ncent.J)曲波先生的《林海雪原》之所以如同武侠小说版吸引人,成为“红色经典”小说中为数不多仍有审美解读价值的作品,原因在于他用亲身经历加上无数基于事实的想(nao)象(dong),创造了一个存在于林海雪原与《林海雪原》中的关东绿林世界,所有的黑话暗语习俗传说都在后半个世纪为人津津乐道。
许多剿匪战争中的真实故事经过演绎成为了传奇,比如“智取威虎山”。据说当时“座山雕”张乐山的队伍只有二十余人,但这帮灵活狡猾占尽地利的惯匪未必是大部队所能一举尽歼的,于是派出了乔装侦查的老手杨子荣等六人,冒充另一伙土匪上山,用熟稔的黑话通过岗哨后,以“验明正身”的名义将岗哨们绑了带上威虎山,并用同样的理由要将张乐山等人也绑了,想必三爷是个笃信绿林道义的老江湖,以为闹明白是自己人就没什么了,也就由他们绑了下山,结果下山后才发现下头的大部队不是匪军,而是解放军。
这个令人小跌眼镜的故事其实也不失为传奇,也显示出了杨子荣超乎常人的胆识与能力,但是显然没有艺术加工后的效果好看(不得不说咱三爷这蠢萌的智商太不符合受众期待了)。为宣传效果考虑,传奇就这样出现了。然而这样的思维所起到的反作用,在半个世纪后的互联网时代明显发酵了。意识形态色彩鲜明的作品显然已经遭到了中国网民的报复性唱衰与抛弃。在我们成功完成了一次大规模审美淘汰的同时,其中有些仍具有审美价值的故事却在其中被无意埋没了。徐克是准备将其发掘出来的人之一。前人们将这个故事的传奇性发挥到了极致,现在传奇被抛弃了,人们需要的是回归真实,当然是有限的真实。
首先,从成片看来,徐克的此次改编的一大重要工作,就是抹去原版故事中处处蔓延的意识形态色彩,将人物形象类型化(不是脸谱化),使之更适合现代中国观众的观感。之前有两次影视改编,1960年的电影版和2003年的电视剧版。电影版基本没有太大改动(除了小分队唯一一次失利被改掉之外),保留了原著诸多设定,前史设定与线索悉数保留没有处理,导致许多细节上交待不清,观众难以理解;电视剧版乘着当年红色经典翻拍潮,加入了大量“人性化”情节,《智取威虎山3D》中大量情节与人物设定有该剧的影子,但这些情节也在播出后招致大量争议,甚至引来一场不了了之的闹剧官司。
由此可见,完整保留与丰富内容,风险都较大。因此,将题材整体改编成为一个标准的类型片故事,在框架内讲述,一方面规避了叙事上的风险,一方面也保证了观众的接受度。片中的双方冲突成为了极简的二元对立,没有信条,没有崇高。开头是几乎弹尽粮绝的小分队陷入一场废墟遭遇战,得到了大量的弹药,与几只烤熟的老鼠,看起来极像反乌托邦电影中一伙后文明末世中的mad max,也像西部时代末期手持自动手枪的wild bunch。他们的行为很简单,就是求生存,与美式动作片中的反英雄形象是一致的。
随后是“无名镖客”杨子荣,以及卫生员白茹(夹皮沟唯一具备女性化特征的角色)突然降临到此地。整个开场像西部片,像科幻片,也确实像战争片,但基本上没有主旋律的影子,甚至可以看出韩庚的旁白都小心翼翼,像是要避开什么点。随后的走向可以看出来,少剑波与杨子荣的战友情谊被明显的弱化了(原著中少剑波与杨早就认识,两人是抗战时期在山东做敌后破坏工作的老战友)。在“山东来的老杨”匪气重,爱唱酸曲,胆大心细熟悉侦查的特性基本确立后,曾经猜不出他“什么来路”的少剑波决定批准他上威虎山。从此开始两条故事线分开,于是两人上下级的从属关系也在双线并行中消失了,结尾部分镜头已经告诉我们两人的地位对比趋于平等。两人最后的无言一笑,让杨子荣看起来像是一个日本剑戟片中的浪人形象——是徐克偶像黑泽明的《椿三十郎》,一个落魄浪人利用其勇力与智慧协助并拯救了一群年轻武士的故事。
同样,少剑波与白茹细水长流并掺杂了太多“革命友谊”“生活纪律”的战地恋情,也不适宜完整表现。两人相识多年的前史同样被删除。他们的爱情也成为了徐克式的极简主义版本。“一碗粥”的场景,小白鸽害羞转身,一勺粥甩到坦克头上,看起来总有《刀》中人物关系与交流方式的原始朴拙,《金玉满堂》中张国荣与袁咏仪饮食男女的浪漫戏谑,而林更新故作稳重地喝下粥,不知为何又幻化出了那个不解风情的黄飞鸿。
至于另一条线,也就是威虎山上的人物设定,又是另一番改观。座山雕贪婪暴虐作威作福,是反面人物的基本性格设定;颇有胆识又精通御人之术,则是丰富性格与赢得观众少量好感的手段;而他那点儿SM小爱好,则是对人物心理的象征与点到为止的挖掘。以上几条,拿来跟007电影中大多数反派boss作对比,几乎都能对上号,甚至座山雕的结局也是因为擒住杨子荣后多废话了几句,一块巨石就从天而降,消灭威虎厅内最后一部分有战斗力的土匪,战局被彻底扭转。由于人物设定的局限,梁家辉的演技发挥空间被限制,但这样的角色由他来演绎,基本上也是信手拈来。反派里的其他人,鲜明点的就是老八、老二和老大了,分别也能在美式类型片中找到各种原型对应。
甚至于为此,原著中反派的政治背景也被改了——原本座山雕等土匪早被当局招安,都成为国民党名义上的正规部队。而片中则是改成了拥兵自重,在各方势力当中周旋的土匪军阀,地方一霸。毕竟,整个故事复杂的军政背景只要离开大陆语境,立刻就变得难以理解了。唯一不同的是栾平,角色被改了很多,一开始就被杨子荣冒充胡彪骗倒,不知其真实身份,上山揭发假胡彪这一行为的悬念一下子削弱不少,故事一大“扣子”松动了,栾平人物被弱化,舌战小炉匠作为高潮前的最大悬疑戏码变得轻松了许多。但是不能没有啊,没有栾警尉的百鸡宴,老百姓看着也不对劲。
余男饰演的马青莲同样是美式动作片中亟待拯救的女性形象,演员发挥正常,但是后半截被弱化得太明显,因为“待拯救”的标签被明显外化,被座山雕换着花样绑来绑去,都快成粽子了,还有什么可演呢?当徐克要拍类型片的时候,造成的结果往往不是普通的类型片,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徐氏元素。
这样说吧,当夹皮沟大战“敌军还有30秒到达战场”时,少剑波一句“动起来打”,许多人就明白,徐老怪的黑泽模式又启动了。村庄四面攻防战,“动起来打”所带来的出色场面调度,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七武士》的高潮大决战。一向热爱机关暗器奇技淫巧的徐老怪,这次没上通天浮屠之类的高科技,而是江湖时代常有的陷坑土炮,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原著中的失利遭遇战愣是变成了以一当十的压倒性屠杀。
“动起来打”,在剧情当中是少剑波迷惑对手,配合重武器,让敌军无法判断己方确切人数的手段,性质类似于当阳桥上张翼德让后军马尾巴拴树枝满地乱跑,扬尘造势的路数;而对徐克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向偶像再次致敬的机会。胡金铨曾经这样评论《七武士》的高潮决战:我即使有能力将它拍出来,恐怕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拍。这场影史最经典动作场景是天人之作,无法复制,只能致敬。要真按照黑泽明的拍法,这片子也得上下两部。
汽油桶加炸药包的土雷,厚棉被作墙隔开对手分而歼之的桥段,显然不是空想,而是跟片中的所有黑话一样,都是经过正规考证所得。至于陷坑这种不能再土的法子,怕也只能在老怪的老本行中挖出来了。而最后的威虎山大战,少剑波开起坦克,炸塌了座山雕的风水宝山,也算是徐克在《黄飞鸿》里探讨的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的一种延伸?这样看来,杨子荣匪气十足,原始却多变的侦查才能,让信奉规律条令的少剑波从质疑到折服;而最后惊天一炮打虎射雕,又像是少剑波所代表的现代文明扳回了一城。
结尾,母子像美式动作片里一样重逢,英雄像西部牛仔一样退场,可韩庚竟然从结尾再度出现了。其实大家都在埋怨韩庚的出现,姜磊的戏份对于整体剧作结构而言纯属蛇足,并且现代时空的无端“乱入”也令许多观众困惑。唯一不困惑的可能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小米的推广部经理,一个是徐老怪自己。这是他所夹带的最大一笔私货。徐克将这个故事第一次印在脑海里是他在美国唐人街华人影院打工,看到了京剧电影版《智取威虎山》,那时很早,没有《蝶变》,也没有《金刀情侠》。于是又多了一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故事。一梦三十年,那就聊吧,也没什么。
好,假设我们可以接受开头,可结尾却透出失调——吕中老师的出现算是一个惊喜。众英雄魂兮归来作为家庭一员共享年夜饭也算是个煽情的小设置,可确实显得太矫情了。而小栓子对大孙子的“招呼”成了生硬的笑点,怎么看都像是处理不当顺坡下驴所致。这成了整部戏最莫名其妙的地方。
随后的双结局处理方式更是出人意表:姜磊同学运用自己电影编剧一般的脑洞迅速脑补了一个场面更大的结局:两人在飞机上展开争夺战,青莲被救,杨子荣欲留座山雕一命,座山雕顽抗之后坠崖,化为灰烬。这个结局看起来没有太大创新之处,只是另一种程式化的动作片结尾而已,说比原结局还俗套一点也不为过。
但仔细想想,从唐人街回来,受过美国教育的姜磊,对故事的最后结局做了一个更程式化的,好莱坞式的结尾,这跟徐克自己对于“智取威虎山”整个故事所做的,完全如出一辙。结合姜磊在开头出现的情节与徐克自述初次看到《智取威虎山》情景的相似性,无疑,姜磊是徐克自己在电影中的化身。姜磊与栓子是血缘的传承,灵魂的萦绕,而徐克与杨子荣,是跨越长天星河一襟豪情的肝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