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月托不托)原著是春节期间看的,很多细节其实记不清了。简单记几个和原著不一样的地方,有记错的,请指正。看到第一话的感想是,细节很饱满,但这些细节也可能是双刃剑,不知道会不会演变成之后的剧情拖沓。
1-原著男主打工在面包店,现在改成了花店。
可能从表现来说,花店背景更能直击主题。第一话中窪田小哥和新来的打架,当时拿起剪刀千钧一发之时,亚麻把一枝花放在了剪刀口,这个细节太喜欢了。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原著里随着男主智商的变高,开始慢慢学会了面包店里的一些高级技能。而是放在花店背景下似乎不需要那么多技能,不知道椰岛会做如何改编,可能如第一话里提到的开车之类的?但似乎没有进阶感。等待之后的剧情。
2-提前揭露了脑部实验。
原著中首先是第一人称视角的日志,虽然有断断续续的提到教授,但当时是随着男主的表达能力变强慢慢展示的。但是剧里在一开始就表示了在小白鼠试验上的成功,并将开始临床试验,也就暗示了开始寻找试验对象。但第一话教授线和男主线尚未重合。椰岛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较适合影像化的表达,也丰富了将实验对象锁定在男主的一些细节。
3-加入了魔宝这个角色。
印象中书里没有这个角色,或者也是小人物。魔宝的戏份不算多,但定位是一直审慎对待这个实验的研究人员之一。觉得这种有点违反人道的实验,确实需要一个对立角色来质疑其伦理性。但选择魔宝担当,我只能哈哈哈哈了。
4-加入了一段感情戏。
印象中书里也没有出现让亚麻假扮男友这样设定的角色。这个女性角色的作用目前还没线索。
5-提前了亚麻与小老鼠的相遇。
原著中是加入实验以后亚麻才认识的小白鼠,因为做了同样的实验,同样是“小白鼠”,因此逐渐产生命运共同体的感觉。而在第一话里变成了小白鼠被放走,因此高智商小白鼠遇见了亚麻。它成了将亚麻带入实验的契机(还没演,按逻辑走向是这样)。喜欢这个细节的改编,情感铺垫更自然深厚,也使实验线和亚麻的日常生活线有了合理的交集。
6-提前了并加入了很多童年细节。
原著中很多童年不良记忆的阴影,印象中是随着亚麻的智商变高后回忆起来的,因为那时候已经开始识人性,能辨别出过去很多事情的好恶。而在剧里,父母的喜恶感和原著一致,只是将母亲的厌恶表现得更直接粗暴,一方面符合电视剧的表现手法,一方面是给之后的铺垫吧。希望之后这段记忆会有黑化的展开。
这部分喜欢两个细节,一个是黄气球,一个是母亲的耳环。黄气球的象征意味比较大,所以在第一话才1分钟望着窗外的亚麻眼前出现拿着黄气球的童年影像,就有被虐到。之后黄气球也出现了几次,用爸爸的开解说这代表梦想。母亲的耳环让亚麻和栗山千明的角色产生了关联,从这个细节的表达上,其实可以感受到此时的亚麻心中母亲还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个人理解),虽然在呈现给观众的影像中母亲已经将厌恶感表现得很明显,但在亚麻严重母亲对他最大的影响是讨厌笨蛋,所以他希望变聪明。这种影响是不带情感判断的,因此希望之后这也会成为黑化的线索。
暂时这么多,说下BGM的歌。意外的不喜欢。《ローズ》可能因为太熟了,所以反正有点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