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迷途小书虫)以下节选部分我看过、令我印象深刻的原著改编剧和电影,以此赞(tu)美(cao)这部让国内广大《盗墓笔记》原著粉们无比失望、天雷滚滚的“神剧”,看看同是编导演员的你们到底缺什么。
1. 神探夏洛克:★★★★★
同样做试播集,我不能说它很优秀,因为正片更精彩。在这60分钟里我能看出编剧用心。在尽量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把故事搬到现代世界,加入新元素,剧情毫不拖沓。既安抚了喜爱原著的忠实书迷们,又让此剧接地气地融入高楼林立、摩登气息浓郁的现代伦敦。提及BBC在看完试播很满意之余要求每集时长为90分钟。在60分钟无法突兀拉长下,剧组毅然重拍了和试播略有相异的EP1。话外:这是我如此喜爱这部剧的原因,之一。
腐国也有刻意让卷福和华生恶意卖腐。房东太太欢乐的误解、2人手牵手伦敦狂奔,但马丁哥和本尼合拍的磁场正中萌点地符合观众期待。BGM绝对是神作,就连Irene女王那销魂的短信声我也觉得亮点满满。而《盗墓》小哥出场有种莫名自带BGM却又气场不足简直就是败笔,片尾来个英文歌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所以我们看完先导试播集纷纷只想弃剧、齐齐来豆瓣刷低分、去演员微博上怒刷不满,来表达我们期望太大达不到希望的那股无处发泄的强烈失望。
2. 傲慢与偏见:★★★★★
95年BBC迷你剧。在我横扫1940、2005电影版后,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傲偏,无疑我是傲偏、Colin Firth的脑残粉。我喜欢它尊重原著的调调和背景。电视剧的影像画面不是对原著进行补充,也不是对原著进行解释,而是用镜头语言重新讲述。电影语言是动态的,是有进行的时间线的,而且这时间线可以通过剪辑充分的调整节奏和速度,而不是像文学语言一样通过文字的延展属性调动读者的主观时间意识。这部电影非常有节制的使用电影专有的蒙太奇、剪辑、移动技巧,同时又很好的利用了电影专有的构图、转场、摇移来暗示人物关系和事件变化趋势。【某豆友评论】
我三叔的唐装呢?!我吴邪的小店、金杯呢?!我搞笑嘴贱又身手了得的王胖子你怎么了?!乱入的CCC和自high是什么鬼?!走错片场的么?
3. 消失的爱人:★★★★☆
某程度上,《盗墓》也算日记体小说,记录一场场惊心动魄冒险笔记,此类小说改编剧情稍有误差就变烂剧,如《在我入睡前》。《消失》在紧凑性和循序渐进上处理得很好。从疑似死亡的消失一步步把丈夫逼上绝路,再到情况失控下绝地反攻。这种具象化的紧张感比看小说时更令人血脉喷张。没错,《盗墓》TV版只有快进的冲动,完全没有瞠口结舌的期待与紧张感。
4.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既是原著作者又是编导,每个电影人/电视人都希望自己是这样的全才,把“亲生儿子”交给别人影象画后却像整过容般面目全非到亲生爹娘都认不出,这绝对是人间悲剧。九把刀很聪明,自己的青春绝不让旁人胡乱涂鸦。在被告知他喜欢的女孩不能以真名示人,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他固执地选了同音的“沈佳宜”,这起码是对自己作品的尊重。那些为讨好投资方、演员、制度而不断妥协把剧本改到与原著大相径庭的编剧作者们,请你们和富奸一起去爬山吧!请不要叫此剧《盗笔》,你只是同人。哦,不,你连同人都算不上。
5. 活着:★★★★☆
很多小说都很优秀,一如《活着》、《霸王别姬》、《陆犯焉识》、《蓝宇》、《盗墓笔记》……它们需要好的伯乐用另外一种方式演绎出来,把它们推向市场丰富我们的影视世界。所幸,《活着》遇到了张艺谋导演,他让福贵在经历酣畅淋漓的死别后,给了他个略温馨的电影结局。张国荣先生成就了我心中最耀眼的反串,陈凯歌导演把李碧华女士笔下“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凡俗上升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节选改编的《归来》让我看到的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能弥补编剧的不足。关锦鹏导演镜头下青涩的蓝宇和陈捍东让我了解到,爱情真的无关性别,只是爱上那个刚好同性而已……。
在我眼里,《盗墓笔记》很不幸。它的改编歪曲了原著、导演是我闻所未闻、演员颜值是挺高,但很可惜高颜值不等于有演技。前期造势过于猛烈,输出不如如期的结果就是为国产烂片再添一笔记录。
--------------------------------------------------------我是无关紧要分割线-----------------------------------------------------
原本想找部国内改编电视剧来做个对比的,但想了一圈,目前看过的影视作品改编电视剧好像没哪部是我觉得出色的。好吧,是我对国内华语电视比较严苛= =第一次豆瓣长篇影评竟然献给了一部渣剧,果断是有了买卖就有了杀害,有了期待就有了伤害。《护宝小分队》TV版,我们手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