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明星资讯 >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好看吗

  (文/Gandalf)《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开播了,四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兴致勃勃地看了第一集,喜欢孩子们呆呆的状态,但也明显觉得这一集不如前两季好玩了,心里总是忍不住在问:女儿们都去哪儿了?

 

  我知道刘烨的女儿去了爷爷奶奶家,胡军女儿十四五多岁了和几岁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去要菜也可能有点奇怪,但谢涤葵和他的《爸爸去哪儿》团队是精明的,选择五位明星五个孩子不是因为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就这么几个明星爸爸有时间带孩子上电视玩,而是因为这样的配置达到了某种预期的电视效果,也意味着四个男孩一个女孩的配置是有意为之。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正如谢涤葵自己所说的:“因为七八岁的小孩容易失去童趣;4岁以下的又太懵懂完成不了任务。此外,小朋友的搭配原则是男孩要比女孩多,因为韩国原版是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其中最出彩的是几个男孩子。最后我们选了两个女孩和三个男孩,结果我们选到的两个女孩子意外地突出,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男孩子比女孩子出彩,似乎并不奇怪。在大部分家庭中男孩和女孩都接受着全然不同的教育:男孩要勇敢,女孩要文静;男孩要有领导力,女孩要体贴;男孩要不哭,女孩要微笑;男孩要打架,女孩要被保护;男孩要主动,女孩要被动。自孩子来到世上,大部分家长便不自觉地开始为他们将来的性别角色打下基础,而甚少质问自己对孩子未来的选择维护着怎样的权力结构。家长们面怀惊恐地看着腼腆的男孩和好斗的女孩,生怕他们的行为不符其性别身份带来的期望。然而家长们却并不真正清楚这些期望的来由,只是后知后觉地把一切归因为一些不存在的先天性别差异,或者更糟的”传统“。于是男权社会中的权力结构通过文化成为了去政治化的常态,人们只觉得男孩女孩“就应该”如何如何而忘记了背后的政治意义。
 

  因而我们看到,《爸爸去哪儿》中的每一个孩子们演习着成人社会中性别角色的低龄版本。这并不是说参加节目的孩子们本身就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物,但我们不应忘记的是,《爸爸去哪儿》是一个电视节目,每一个孩子所代表的是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存在于整个节目的背景下并服务于整个节目。夏天是《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唯一的女孩,但即便夏天这一真实的人物还是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但夏天这一角色在节目中却承担了和大多数被性感化的女性角色相似的责任:为男性角色提供动机(正如豆瓣用户Nymmmmmmmmeria所指出的)。第一集中我们明显看到夏天被刻画成轩轩前进的动力,或许这只是一个孩子单纯的想法,但节目却毫不掩饰地将其刻画成少男对少女的渴望。相似地,《爸爸去哪儿》一贯地以极其刻板的性别视角来诠释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一旦男孩女孩建立起友谊,便以一颗心来代表,或采用言情片式的慢镜头和配乐。南都报道《爸爸去哪儿》也用了“石头和天天争森碟”的话语,似乎Cindy从同年起就成为了男孩们争夺的奖品。就这样,节目以异性恋规范观的视角消费着成年观众,或许孩童的行为很新奇,但讲的故事很老套。
 

  人们对明星子女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后者拥有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人们或许想要知道是否金子塔尖的住民们对子女的教育是否有新的出路。遗憾的是,至少从性别观念上来看,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依然看到吴镇宇将“baby girl”作为对Feynman的责骂,以及明星们男孩女孩应该如何如何的言论。但幸运的是我们也通过《爸爸去哪儿》看到了一系列优秀的女孩,她们有领导力,有好胜心,头脑体力都不输给男孩。或许从她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男孩女孩拥有着同样的潜力,并发问究竟为什么随着成长女孩们变得“不精彩”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