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明星资讯 > 《出轨的爱人》观后感

  文/豆瓣,George H最初看到中文译名《出轨的爱人》时,我下意识以为这定是一部充满性感艳遇戏码的好莱坞式美剧。但当看罢第一集后,这先入为主的偏见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则是被它低沉却不乏悬疑的英伦叙事所深深吸引。其实,英国人远没有翻译者那么浪漫,《Doctor Foster》,片名严谨又主题鲜明,而剧集本身也是以极为扎实的剧情和角色向我们生动演绎了一个女医生自我挽救的故事。待最后一集落幕,真的除了“精彩”,我没有其他更合适的评价了。
 

  长期以来,我对英剧总保持一种宽容的欣赏态度,因为大多剧集往往会恪守着英伦经典所固有的内敛特质,即便寓意深刻,叙事上也难免刻板,剧情设计不够大胆。当然,自《夏洛克神探》开始,经典叙事的倾向有所突破,或许《Doctor Foster》是英剧的又一次成功。其实,从每集片头就能感受到本片的魅力,开场音乐的现代感和代入感十足,开篇画面是私人物品一件件浮出水面,形象地暗示了剧情走向,此时旋律也层层递进,音乐和画面剪辑相得益彰,充分展现出剧集的悬疑意味,从一开始便牢牢吸引着观众。
 

  当然,故事真正的精彩之处还在于角色和剧情的设计,无论是Foster、丈夫、第三者、还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亲朋好友。
 

  最初,我并没有在意Foster的医生身份,但整个剧集结束后,特别是看到最后是以她在街头救死扶伤的镜头结尾,我突然感到,原来这是一个关于自我挽救的故事。她从医多年,不断地为他人治病,而真正病入膏肓的却是自己的家庭,对此,她从不为所知,到有所察觉,再到忍耐宽容,最后疯狂决裂。这一系列的态度转变不恰恰正是我们每个人对于病痛的正常反应吗?当一切都看似健康的时候,或许就是病魔侵袭之时;当病症出现了蛛丝马迹,我们就会疑神疑鬼、却不敢相信;当感到暂时麻痹,尚有回旋余地时,我们往往忽视一切噩兆,以保守疗法安于现状;而当形势恶化之时,我们才会忍痛割爱,陷入痛苦之中。在家庭危机中,Foster便是如此,她失去了一个医生本有的冷静,转而变成和我们一样难分是非轻重的常人,任由情感驱使着自己的判断,自以为是在一次次的现实中遭到否定,直至最终在投海自尽、濒临窒息时才幡然醒悟,继而脱胎换骨,拾回了那份职业化的冷静。
 

  Foster自杀前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自杀前,她是无助的、孤独的、犹豫的,她所做的一切是出于对爱人的宽容,对家人的妥协以及对家庭的挽救,她只期盼能够回到那个曾经理想的状态,为此甘愿一个人默默承受所有痛楚,此时的她是令人怜悯的弱者;自杀后,她是冷静的、独立的、果断的,她所做的一切是出于对自己的挽救、对失去的补偿以及背叛者的报复,她只渴望让所有伤害过她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为此不惜伤及无辜、不择手段,此时的她是让人可怕的强者。但弱者也好、强者也罢,她都让我深感同情,同情前者是因为她的无知,同情后者是因为她的无情。她的报复手段显然有些矫枉过正,但冷静想来,若不如此又怎能挽救得了自己呢?
 

  本剧另一个新颖之处在于对于家庭危机的“原罪”的探讨,它没有停滞在道德伦理的范畴做开放性的探讨——这往往是国产家庭剧固有不变的套路——而是回归到人作为动物的生理需求上找到了答案——男人的劣根性。这个答案大胆得出人意料,却又那么的合情合理,我想,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内心深处都对它有着极大的认同,只是大多数的我们不愿承认而已。剧集也从各种角色的言语和行为上做了强调:如Foster的女同事、丈夫的母亲,隔壁的邻居、第三者的父亲,甚至包括自己的孩子。如此看来,电视剧寓意并不在于讴歌一个女医生挽救自我的成功,而在于反映这种挽救的徒劳,不仅是一个原本和睦的家庭不会因为这样歇斯底里的挽救而获得新生,而且是这样的悲剧始终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最后,当第三者大着肚子和Foster邂逅并告知将和她的前夫去伦敦重新生活时,我突然感到,所谓的“重新生活”不过是一个新的悲剧的开始罢了,因为变得只是女人,没变的是那个男人,新的家庭中依然难以根除男人的劣根性,只不过下次遭受痛苦换做了原本痴情的第三者。Foster看着前夫与第三者驱车离去,没有伤痛,也没有欣慰,迷离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麻木。看到这里,不禁唏嘘:故事最终试图告诉我们的或许不是一个女人应该如何抗争,也不是一个男人应该如何自律,而是人的世界是多么的无可奈何,我们虽然尝试用道德和法律去约束那些不忠,但只要这个世界是由男女构成,只要我们还期盼着性爱、生育、物质和家庭,那这一切终究都是无法根治的。
 

  然而,更加无奈的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继续在迷失和挽救中巡回往复,以此来维持这个看似和谐的现状,男女世界的悖论不会有最终的答案。正如最后,Foster医生在路边为一个病危的男人现场急救一样,背叛的故事还将继续,痛苦和疯狂绝不会就此停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