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瓣,小大君)贾樟柯的电影,东西就那些。演员固定有几位,韩三明《站台》里就签了矿工生死协议(他一直作为旁逸斜出的某种醒目注脚包括《三峡》),《山河》里的沈父从《小武》的梁警官开始就一直饰演父亲形象。最早互相成就的“小武”王宏伟可惜走了,他现在守在栗宪庭独立电影基金,个中意味不可谓不深长。
起飞的作品《小武》得到电影学院郝建,黄式宪,王志敏等人帮助。贾樟柯懒得起名字,姓名也就那些字,沈,梁,郭,斌,赵,王,小。帮手也就是余力为 ,刘旭东,林强,半野喜弘,顾铮。贾樟柯最好的就是“故乡三部曲”,而最初的宣言《我的焦点》,《小山回家》已经全部说出了。之后都是不断和外界博弈。《三峡好人》告诉我们平静观看“两千年地方两年拆完”的超现实中国,只为给自己答案,搁置迷惘,接受事实。《山河》回到县城/中国呈现上中下阶层状况,以及笃定的未来。
原矿工韩三明出国当了技工和梁建军依旧是矿工,身患绝症(片里提示是癌症,但是实际指代尘肺病)在汾阳等死。这正呼应了当前政策调整和能源企业的动向。经济增长放缓,污染高产能率低的煤矿价格持续走低,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瞄准石油外部供应。于是煤矿工“死亡”,输出劳工兴旺。
《山河故人》阶层分化在时间空间上,空间上如同远隔大洋,时间上如同断裂的时空。梁子的底层人,在“现在”死亡,不出现于“未来”。沈涛的中层,守在县城/故土/中国,在“未来”除了衰老,苟活,毫无变化,伴随着记忆之旋律独自起舞,讽刺的是《GO WEST》。而下一代在澳洲,由恋母的情欲释放乡愁
有趣的是,贾樟柯这个“民工导演”,“县城艺术家”在表现未来,表现中国,表现上层人离乡后的落脚点,不是纽约伦敦的,而是是澳洲,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冷战话语中第二世界之边陲,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县城。”贾樟柯通过梁子告诉我们,那些熟悉的他的电影中的故人,小武,崔明亮,小济,斌斌们,要么困守县城蹉跎岁月,要么早就死了,没有什么未来。而现实中,贾樟柯也早已坐上了欧洲金马车。好在还有小武王宏伟和李睿君,徐童们还在电影里留守乡镇。不过韩三明作为一个光明的尾巴,他通过另一种方式,到了远方。
喜欢贾樟柯的,看“故乡三部曲”就足够了,丰富又有才气。纪录片东之类的无甚意思。无用是个广告片。世界,三峡,就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顾及外界。24城,海上很恶心。底层话语要么被掩盖,要么被代言。天注定其实比《山河》还好很多,不仅因为文本实现的好,还有毕竟屌丝还是多过土豪。
《山河》看的时候,有感触的是饰演沈父的默默去世的老人,这个演员我没查到名字,从《小武》开始就饰演那种正直威严传统的父亲形象,是贾樟柯的”郎雄“。而小武正是一个不硬气不正气不争气的孩子。沈父就对沈涛认同金钱逻辑表现出不悦。看到他还硬朗深感欣慰。还有就是韩三明了,他不仅从挖煤的升级为了焊工的技术工人,而且还很熟知阿拉木图在哪,也健谈了,一脸喜气,生活有盼头的样子。外劳的待遇,焊工的境遇也比在县里挖煤强太多了。这令人欣慰。现实中韩三明也做起了制片人,是艺术圈的人了呵呵。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包括《世界》。表现男女亲昵情爱,也都是镜头离得很远,留出那种私人空间,含蓄多义。到了《山河》张艾嘉和小鲜肉的床戏,在商业情节剧的格式下,镜头恨不得贴到二人脸上去。真是毫无美感了。这种不普通的爱情需要很多铺垫的,节奏太快真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感觉。
《山河故人》中民俗展示和地域风貌比原作少得多了,就有春节欢庆时“吕梁伞头秧歌”“枣花馍寿桃””“文峰塔”牌楼“等。没几个,而贾过去的作品那个一景一物无不是独属于小县城的环境。城墙上的白漆,县文工团,堆着土的路面。因为城市化进程,把这些旧景观都抹去了,都变城镇化了。
张晋生,算计,勾结,抛弃前妻,污染环境,去上海,儿子DOLLAR上国际学校,移民澳洲,最好的学校棒球队也是最好的。最后儿子在澳洲送外卖,靠谷歌翻译才能沟通,顶嘴,被香港老女人睡了,买票要回国去。——天朝的屌丝们,可以瞑目了。我建议贾樟柯完全可以继续拍张晋生及其子到乐的未未来。张晋生投资澳洲房地产大发财后暗地里经营军火,成为澳洲侨领和“战争之王”,福布斯排行第一。回国兴办教育和慈善,在各大名校捐赠”晋生楼,晋生图书馆“,开办”炎黄宇宙三晋文化研究会“并加入政协。
其子到乐在米娅阿姨那里学到“本事”后,早把她踹了。从事互联网科技极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表面上是国内媒体驻英联邦顾问,实际上和军方有联系,负责研发“超能查派”。还涉足航天工业。在北上广等地都有豪宅,马代北海道早就腻味,珠穆朗玛也成为过去,目标是火星。结识了一帮事业有成形容美丽的富二代才子佳人。同时他的机构研发出的人工智能开始具有了独立思维。继续拍,名字就是《小时代 XXXplus 宇宙时代之火星救援钢铁侠and I, 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