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瓣,柳氏东双)虽然没有到世界末日,也未沦落到两级分化的极端社会,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生命伊始,都是生活在前辈们建造的移动迷宫里,如果在现实中把这个迷宫具象化,那么我们似乎可以用学校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这么一捋下来,电影里的一切都顺利成章。
一批有一批年轻人被消除记忆后送到移动迷宫里去,在那里他们将学习如何生存如何怀疑如何突破,直到一些能力出众的人冲出迷宫,组织会再次优胜劣汰把优异者收编进来,成为新的组织成员参加并执行下一轮的试验。这些情节像极了我们现实的人生,一旦儿童达到学龄期就被送进学校,接受前辈们的知识教育,经过好几轮的优胜劣汰,那些成绩优秀者便被收入不同组织,成为教育后背们的行业典范。
但是如果故事里的人物都这么循规蹈矩的完成试验,跟我们一样毕业之后找个工作过着安稳的日子,那电影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必须有反叛者。第一部主角们冲出了移动迷宫,既是对他们能力的考验,也是他们反叛精神的成长,第二部里这批优胜者很荣幸的被组织收编,但是总有一些人开始怀疑组织,并开始反对组织对他们的洗脑和桎梏,于是反叛精神得到宣泄,他们喊着freedom,拼命逃离的组织建造好的美好世界,选择了到大自然中去冒险,但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外面的世界已经被前辈们毁的不像样了,而他们面临的危险也是前所未有的。末日般的世界,荒城,沙漠,雷电,甚至还有丧尸围追堵截,这群反叛者遭遇到比移动迷宫内恐怖的多的危险,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反叛到底,即使最后组织领导找到他们并许诺他们,只要加入组织不但有各种福利还将获得神圣的职业——研究新药物拯救世界。但是他们不能否认一点,这残酷的世界正是由他们这些前辈们胡作非为所糟蹋的,现在又要后辈们完全服从自己还要帮自己圆梦,这纯粹是异想天开。
移动迷宫作为反乌托邦题材电影的类型代表,不排除有迎合青少年观众反叛心理的市场倾向,但是这一点恰恰体现了好莱坞制片厂对市场以及观众的了解和尊重,尤其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我们的电影还要自娱自乐多久?为市场丰富电影题材是一回事,至于能不能让观众看的满意,则是编导们的能力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