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ayhome)影片中融入的怀旧元素很有诚意,从老式脚踏车、同学纪念册、刘德华到桌头的漫画、樱木的称呼等等,都显出了电影的用心。当然还有台湾电影中我一贯很喜欢的市井气息,台语一出来就感觉萌萌的,亲切感爆棚(本人泉州人= =)。因此林真心的父母是本片配角中为数不多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片中的女主林真心贯彻了平凡到底的风格,长相普通、成绩一般、有讨厌的老师、有花痴的对象、有亲密的死党。正是这种平凡的处理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毕竟大部分人都不会是聚光灯下的校花。林真心和徐太宇的相遇也没那么传奇,因为寄了一封幸运信,她被逼着做了他的朋友。她不敢违拗他的心意,唯唯诺诺地跟在后面帮他做作业,买奇怪的麻酱面,在他的强迫和怂恿下逃课去溜冰,帮他追校花。熟识后她偶然了解到他背负的过往,凭着一股傻劲和对朋友的义气,她帮助徐太宇变回过去的他。后来他们相约温习功课,平凡生活中他们间暗生情愫。
电影前半段中穿插了各式笑点,表演浮夸,但是令人印象深刻,在男女主感情升温的过程中,营造了很好的校园生活氛围。我一直认为这种氛围是青春电影中最可贵的部分,除了感情的朦胧外,它是这一类型片区别于其他爱情电影的另一大特质。但可惜在电影后半段中这部分却有了缺失。后半段的感情戏借用一句短评评价就是老土到丧心病狂,感动得一塌糊涂。尤其是欧阳向林真心讲述之前的事那段,随着之前镜头的闪回,我们知道了钥匙串所代表的心意,知道了徐太宇在橱窗前等待的紧张,知道了刘德华立牌是怎么来的,这些前面埋下的伏笔,此时一起揭晓,肆无忌惮地轰炸着大家本已不坚强的泪点。这竟有点像是读推理小说最后几十页时那山呼海啸的感觉。很高明,但也是爱情商业片标准的手法。电影之前那点青春氛围似乎慢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你以为我爱她,但其实我爱你,而你因为以为我爱他,而表现出喜欢她这种桥段(是的,我就是在说真心话大冒险那里,那段真心hold不住...)。实话说,除了男女主互相之间的喜欢,欧阳和陶敏敏对他们的感情都略显生硬,感觉完全是为了造成后面那纠结的场面而设置。
很多人拿我的少女时代跟那些年相比较,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那些年一点。那些年就是胜在前面提到的校园生活氛围,换句话说就是青春中无关乎爱情的部分。那些年中配角戏不少,也都比较出彩,和主角构成了完整的青春校园群像,集中体现在了我很爱的,他们坐在水库边上那张照片。那些年中,爱情同样重要,但是是作为青春的一面来呈现。反观我的少女时代,前半段对于校园氛围的渲染还是不错的,但后面重点着墨于感情的纠葛,致使配角几乎消失,偶有出现基本也是为男女主感情发展铺路。结尾干脆就完全忽视了林真心的闺蜜。当然了,这或许是为了后面叙事的连贯性做出的调整。但那些年特殊的一点是它夹带了许多九把刀的私货,这些私货低俗,无厘头,画虎烂,但是透着一种特殊的真诚而且我很喜欢。我知道我看的就是他真实独一无二的青春,在他的青春中有个女孩沈佳宜。(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少女时代片中要如此凶残地调侃沈佳宜,我不能接受= =)最后我想对我的少女时代影片结尾表达我的情感:呵呵= =不过,看到有人评论,“影片在告诫你,你跟错过的初恋再续前缘的机会就跟他要求刘德华开演唱会,同时你遇到刘德华跑步买果汁的几率一样低”,我也就释怀了....毕竟影片需要有宣传的噱头?= =
说了这么多,强烈推荐我的少女时代,毕竟这样一部有笑有泪,感情真挚,只是做宠物狗父母,车祸只是骨折的电影还是比那些苦大仇深,感情纠缠,莫名其妙堕胎,莫名其妙车祸死亡的电影好太多了。对的,我不是针对大陆某一部青春电影,我是说,所有的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