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asilan)《冰河追凶》这个名字很有迷惑性。初看影片介绍,得知故事背景在东北,联想到冰天雪地的肃杀,我以为这是一部像《白日焰火》一样的片子。再看预告片,眼见锐利的电锯和殷红的血迹,透露出偏钻奇诡的cult味道,我又觉得它可能有《法戈尔》的气质。走进影院,我才发现是我望文生义了,这其实是一部在大银幕上播出的侦缉类栏目剧。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四个伙计搭伴跑一村里开化工厂,他们为控制成本直排河里的工业废水,使村里后来出生的娃先天残疾。一青年发现其直排废水,屡屡以此勒索他们。于是,几个伙计弄死了这个青年和其家人。后来,厂子倒闭,伙计们各找各妈。但事情并未结束,被干掉的青年一家有一个活口——青年的弟弟。他决意为家人和村民报仇,将几个开工厂的伙计逐个干掉。结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是不是单这故事内容就已经在你们脑中勾出了一串诸如,《普法栏目剧》、《法治在线》、《警戒线》……之类的名字?为了不让观众觉着花了几十块看了一档栏目剧,该片可谓做足了工夫。首先,它在叙事方面,极尽可能的控制文本突出影像,显得段位很高。电影开场的杀人抛尸段落,风雪、电锯、铁钩,所有物象点到为止,相当克制,对两位主角的介绍也都以其行动完成。让我以为杜琪峰式的警匪片得到了传承。
可到后来才发现,起先的台词少,与影像叙事并没关系。导演是为了刻意营造压抑的氛围,为了减少台词而减少台词。结果便是最后为保叙事完整,只能在高潮揭开人物真相时,让几个主要角色将之前因为装13而省掉的台词,一股脑的吼出来。诸位可自行脑补:气温零下四十多度,两名负伤警察和一名被缚人质都身着薄袄,躺在冰河之上。罪犯是唯一一个行动能力尚可的人,他还捡了警察的枪,本来凿个窟窿,把人扔进去,他就可以逃之夭夭。可他偏不,非要和其余仨话当年!妥了,高潮部分就这么被话过去了。
影片后半段,这种“话当年”或“表白自我”的咆哮式大段台词愈见频繁,之前设置的所有悬疑的梗,最终都是靠咆哮着吼出真相解决。诸位体会一下,反正我的耳边回响起了“为何五旬男子裸死冰河?为何新生幼童肢体不全?警队队长的女儿为何恋上出差小刑警?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的声音。
其次,该片就属我曾说过的典型的“为了赶用方言的时髦而用方言”的那一卦。故事发生在东北,但片中主要角色没有一个人说东北话,魏晨、邓家佳两人全程可以考主持证的普通话都忽略不计,就说说梁家辉的一口港普。片子只有一句交代,他是个广东人,多年前来到东北。我们结合这个角色的家庭背景来看一下:广东人,去黑龙江当警察,和他离婚的老婆现居美国。×,这什么逻辑?如果不是导演想不出解释梁家辉口音的情节,那就只能感叹,他有一颗抚平“地域黑”问题的安天下心了。
更进一步的是,东北地区的背景对故事的延展没起到任何作用。大东北封冻的河中居然出现食人鱼!东北小村居然为了庆祝元旦倾力建造活动室表演节目!从一个扫过这被称之为“小地方”的城市全貌的镜头上看,这尼玛楼高和楼间距,已经不亚于省会城市了!好tm魔幻!最终,“东北”只是为了给能在“冰河”上追凶创造条件。这么搞,续集、续续集……都是分分钟的事,什么《火山追凶》、《草原追凶》、《雨林追凶》……反正中国幅员辽阔。亦或者说,加上具体地点,片子就显高格,不像栏目剧般仓促草率了?导演,你到底想咋的?
最后,来说说这档栏目剧伪装成电影最失败的地方——角色标签化。片中的杀人犯要替因河水污染而先天残疾的孩子们报仇,每杀一个当年的工厂老板前,都给其灌下点工厂的废水。将之杀死投尸河中,头还要朝向排水管口的方向。意既程序上,让其遭受跟村民一样的苦果。而梁家辉所饰的警察前已提过,他离婚了。原因是,太敬业。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悬疑片的角色设定又进入了思维定式,既“悬疑片=文艺的罪犯+家庭不幸福的警察”。
从“社会派”和“新本格派”推理小说盛行起,犯罪动机就取代了探案过程,成为悬疑题材的新重点。但如今,我们似乎又陷入了追求“饱满”人物的囹圄中——每一个犯罪者都有正当的理由。罪犯有苦衷,还用专门解释?衣食无忧者会闲的无聊犯个罪玩?不排除有人天生热爱犯罪,但表现那方面的类型片是cult,不是悬疑。展现罪犯一步步走上犯罪之路的内心变化,才能和观众产生共鸣。不要动辄搞出个杀人还要仪式感,伏法大呼我好惨的罪犯强行装13。“有苦衷的罪犯”这种假关照,早已被玩烂。警察家庭不幸福同烂,不解释。
除上述三点,该片小bug及无意义情节也多到让我不知何从下口,索性不究。只是,悬疑片制作者们需知,我们早已不是那些被你们牵着跑、遛着玩,耍的云里雾里还大呼“真爽”的抖M了。你们若坚持故弄玄虚,悬疑片迟早会落得同惊悚片一个下场。免费的电视栏目剧就能看到的老梗,我们又何必去影院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