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屋
春晚小品 最新小品 赵家班 岳云鹏 笑星大全

首页 > 影评 > 《欢乐颂》观后感

  (文/haylin因为剧还没有播完,未知在剧里后事将会如何发展,暂不作评价。两星只是因为忍不住好奇读了小说,非常惊讶于作者字里行间的那种冷漠的精英主义优越感,脊背发凉,实在不快。而且目前看起来,剧和小说的重合度比较高,如果剧还原度很高地把小说拍了出来,那么我觉得差不多也可以弃剧了。这个故事看起来好像是对几个性格各异的女性独立生活的描摹,对她们22楼”欢乐“生活的赞颂,但实际上却是用一种极其冷漠的笔触,对“上层阶级”(安迪、曲妖精、奇点)聪慧、优秀、多金、高品位等特质进行精细的刻画,所谓”拎得清“;对”中层阶级“(关关)进行不痛不痒的点到为止的刻画,所谓“有规矩”;对“下层阶级”(樊小美、邱莹莹)则进行毫无感情的打击抹黑式刻画,把“糊涂虫”“捞女”种种帽子扣在她们的头上。

 

  要写几种出身不一样的女孩子,当然可以,毕竟大家出身、智商、能力都有差距,这是事实,但这样来写,未免太偏心。好的群戏,顶级的作品,参见《红楼梦》,是站在云端,照见芸芸众生的悲苦喜乐,视角非常客观。但《欢乐颂》的逻辑简直就是翻版的《小时代》,安迪和小曲本来就和2202的三个姑娘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作者把她们放置在一起,设定为有许多生活交集的一个生态群体,于是乎,所谓的”精英观念“便开始频频亮相打压平民自给自足、渴望奔向小康的生存状态。尤其在2202姑娘们的生活中亮起红灯的时候,拥有强大资本和人脉的”上层阶级“可以利用优势解决这些困难,顺便继续强势灌注她们的观念。
 

  诶,这好像不公平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阶级不一样,获取快乐的方式也不一样,你有什么权利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干涉别人的生活?难道不是应该保持距离地尊重?这份尊重和教养,即使是亲密无间的关系也丝毫不能丢弃。关乎人格,头等大事。正因为所处的阶级不一样,在物质上,小曲肆无忌惮地嘲笑樊穿“地摊货”;在精神上嘲笑关关“浑身绷着上进的细胞”;在为人处世上嘲笑小邱笨,但却对安迪百般讨好,说白了不就是因为同为“精英阶层”么——“不与傻瓜论短长”,我完全理解精英那种优越感,但底线是不能没有尊重。

 

  但我却没看到女性间的友爱、平等和尊重,只隐隐看到文字背后精英阶层对平民阶层无情的嘲笑,看到一位女性作者笔下的同性残杀。樊小美的家庭曝光那一段,更是饱含了太多的恶意。樊明明是一个渴望爱情、稳定、物质、婚姻的好青年,但到了小曲那里,就变成了”捞女“,她捞了什么?就算是欢场做戏,也是你情我愿,碍着曲筱绡什么事了?看不惯她傍大款?笑话,能傍上大款也是凭本事。恶意Judge的意味太重,凭她这样对樊小美,我就不可能喜欢上曲筱绡,她根本不是小妖精,而是一个纯粹的小恶魔。
 

  作者用曲筱绡代替自己发声,喊出了“精英人士”的优越,也喊出了“精英人士”的不安——害怕平民阶级夺权,可人家分明是在争取正当权利呢。作者偏不让,给安迪小曲配的男性个个顶好,给邱莹莹、樊小美就胡乱塞些了事,安排多些磨难,甚至不惜践踏她们的人设人格:樊小美走投无路之时,求助男性朋友,无一肯帮忙,还有的问她如何卖。
 

  接着是对樊父、樊母、雷雷用的笔触,更是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精英优越感了。阶级差异存在是客观的,但恶意放大这种差异就很可耻了。通过文字,往往能够可以直达作者的内心,我认为作者对农民阶层有很深的成见,即使她描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文字散发出来的气质却是腐朽不健康的——还是偏见和恶意太多,不试图去解决矛盾,而是用笔挑起更激烈的冲突。
 

  暂就写这么多吧。当我看到作者简介的时候,我顿时明白了,原来作者将自己角色代入的是安迪,她或许还向往小曲的某些特质。谁说这不是玛丽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