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谧蝎)看到很多人说北西系列个个三观不正,剧情矫情,我想,大多数如此说的人还年轻吧。小时候我也以为穷艺术家都是神圣的,富人都是表面富华内心空虚的,富二代一定是孤独的。我第一次对这种近乎偏见的判断产生警惕,是十年前同一位事业有成且热爱音乐的师兄说起《老鼠爱大米》这首歌,我说这歌多雷啊,师兄说,可能因为我年纪大了,这么简单的说爱,让我感动。当我已经为人母,在曾经的工作中见识过虚伪的艺术家,有理想的商人,能为你两肋插刀也可以借你钱不还的朋友,随意评判你育儿方式的路边大妈等等,也在创业中和各色自认为牛逼上天的年轻人打过交道之后,我调教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宽容。
看到豆瓣的种种批评后去观影,本来对此片期望很低,仅仅是为了打发两个约见之间的2个小时。然而,我在影院里感受到了非常诚挚的情感,以至于对此片充满了感激。有人说,既然如此的重视对方,为什么不留个微信?不改发EMAIL?这也太假。其实,你们不觉得,网络社交,无时无刻在暴露着我们的隐私。一个微信名称,朋友圈的信息,电邮后缀,一旦进入网络,你的一切早晚会被发现,或者说,是你觉得一切都会被发现。剧中最后几封未发出的信中交待的很清楚,两个人都以为对方是住在伦敦中西区的一个好人。那个人,不管他怎么评价自己,也一定是一个好过自己的人。如此,怎么能留下蛛丝马迹?怎么能破坏这种浪漫?也许在寄出每一封信的时候,我们都极度的担心,会不会没有回信?然而,却也不敢更换一种通讯方式,害怕暴露那个自己都厌恶的自己。
你们有讨厌自己吗?他们有。他们看起来能够在自己的圈子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却没有停止过每一分钟的讨厌自己。我看到大牛讲述自己14岁便如被抛弃般来到美国,就很能明白他为什么会冰冷甚至卑鄙,因为他觉得他是被父母抛弃的人,连血亲都不愿留他在身边,他又能被谁爱呢?所以,他愿意帮助那个和他一样被迫来到美国的孩子,在欺骗了老人家之后拼命地想要补偿自己的错。这些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支线,这是大牛的自我救赎。你们觉得他只是个不择手段的售楼中介,所以不配得到爱情,但其实,现实中,在此情此景中,你又一定能做的更好吗?他无非,是一个被迫用一种活法过了几十年却在书信往来中觉得自己错了的男人。
而娇爷,眼睁睁看着爸爸因为赌博过着狼狈的一生,自己却不自觉的重蹈覆辙,这样的自己,能喜欢的起来吗?因为赌,连累了唯一对自己好的亲人,不得不给富商作陪,不得不把自己放得再低些,再低些。旁人一定会不屑的说,这么烂的生活,不如去死吧。而书信那头的陌生人,让她找到了向死而生的勇气。许多人说,其实遇到祖峰演的诗人,完美收官就更自然了。我恰恰觉得,那一段精彩的不得了。说真的,艺术家,诗人,真的就是那个样子。我看过很多舞台上,电视上宣扬着怀旧情感的所谓艺术家,有的真如片中一样,傍一个年过六十的富婆每日在朋友圈炫富,有的在妻子怀孕期间和合作伙伴的小三搞在一起,搞完换回去,而那个小三也经常被正主暴打,有的成名之前吃女人睡女人,成名之后果断分手,那个女人因病去世的时候,他没有出现……等等,不胜枚举,艺术家,其实是最虚伪的。所以,小虾看清那个诗人的把戏之后,也许也更能接受信件背后那个人即使不是什么教授也挺好的猜测了。在生活中愿意用文字和你交流的人,未必是什么文化人吧。
而片中那些主角生命的过往呢,固执的老人给太太那场迟来的婚礼感动到心肺;那个表面上衣装亮丽的阔太太面对儿子的不理解,也只能在一个售楼专员面前失态;那个富商,一来一去都是生意,却也要幻化成柔情,不是想象中拍女人一脸钱然后作禽兽状;即使那个诗人,也无奈的说,一个朋友病危都只能大家募捐住院。其实,谁都有谁的无奈,人性本不善,活错了却也不是不可以重来。其实生命中真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契机,未必是一个笔友,也可能就是一个路遇的插曲,都会改变你整个人生轨迹,让你开始真正喜欢自己。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有多宽容,这个世界就有多大。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活错过,但谁都不因此活该去死。